●他是中国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浙医二院原副院长,创下浙江脑外科诸多第一
●他住的房子面积不到60平方米;患癌多年,去世前还在问诊
浙江在线09月17日讯 上周六,陶祥洛老人在位于杭州马市街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记者昨日来到这位在华东、乃至全国都享有声誉的神经外科老医生的家中。那是上世纪70年代医院分配的老房子,4楼,没有电梯,面积不足60平方米。
老伴说:那天早上,陶老像往常一样,7点多就起床了。吃完早饭后,他感觉有些不舒服,说要上床休息。等到老伴去看他时,发现他已经在睡梦中离去。
今天8时30分,陶老的告别仪式在杭州市殡仪馆举行。
身患20多年膀胱癌
去世前还在看门诊查房
陶祥洛,浙医二院原副院长、中国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
1957年,他与恩师朱焱教授(2009年去世)共同创立浙江第一个脑神经外科;即使是身患膀胱癌,他仍然坚持工作。直到去年,86岁高龄的陶老依然还在医院为患者看病。
1991年,陶老已经65岁,本该是休息的年龄,他又拿起手术刀。这是一个癫痫手术。
“手术之前,他就有些不舒服;做完手术,急急忙忙跑厕所,尿里都是血。”担任助手的一位医生说,当时陶老是神经外科技术最好的医生,这个手术,除了他没人能做。
因为这次意外,陶老查出膀胱癌。
“膀胱癌的发生,跟憋尿有很大关系。”陶老的学生,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傅伟明说:“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肯定憋不住。”他说,作为神经外科医生,走上手术台,短的3、4个小时,长的要十几个钟头,一般早上都吃干饭,就不会老上厕所。
这样的事情,陶老的学生每个人都记得很多。
昨日,记者在浙二神经外科的示教室,看到一张工作安排表,专家门诊一栏,还能找到陶老的名字,时间是每周四上午。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告诉记者,陶老因为低血糖,门诊停了一段时间,上个礼拜,陶老还去科室看过大家。
除了门诊,神经外科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两周一次的业务查房,陶老一直都参加。因为还担任着急诊科的顾问,他还时不时地被请去急诊查房、跟急诊科的医生探讨业务。另外,他还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编委。
大家认为,陶老的突然离世,或许跟劳累过度有关。
“师母一直身体不好,每天都是陶老买菜、照顾师母吃饭。”陶老几位同事回忆,以前陶老去外地出差,做完手术就急着回来;现在家里虽然有保姆,但喂饭的工作,他都是自己来弄。
陶老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他从来没提要求换大点儿的房子。“走进去的感觉,就像民工房,又小又挤。”神经外科副主任傅伟明去吊唁,一张方桌,简单地铺了一层塑料桌布,上面放着陶老的遗像、一对蜡烛、几盘水果,仅此而已。
张建民说, “陶老一生低调,现在这样的安排,也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开创浙江多种脑外科手术
勇摘脑瘤差点被液氮炸死
诸多创新与陶老的敏锐和刻苦分不开。国外的医学期刊,一出新,最先借走的肯定是他;张建民的一个研究生,做毕业论文,要经常跑图书馆,每次去都能看到陶老,回来之后跟张建民说,谁看到陶老,都会惭愧的。
陶老一直没有用手机的习惯,但要找他很容易。因为大家早就摸透了陶老的出行规律:家、医院、图书馆,总归在三点一线之间。
“我这是笨鸟先飞。”陶老生前这么回答他的学生。
头发花白的甘海鹏教授,1958年7月就到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工作,既是陶老的学生,也是共事五十多年的亲密战友。
“那个时候,不要说磁共振、CT,连造影都没有。”甘教授回忆,神经外科创立初期,看家设备是一台电刀,还是英国人留下来的,爱称“黑天鹅”。
当时,全省只有浙二有神经外科,哪里有脑外伤的病人,就得扛着“黑天鹅”去外地做手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陶老完成了很多个“第一”:1961年,浙江省第一例脑溢血血肿清除术;1970年2月,浙江省第一例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切除术;1978年5月,浙江省第一例动脉瘤夹闭术;同年11月,又完成了浙江省第一例颅内、外动脉吻合术。这些第一,突破了脑外科的诸多禁区,让难以计数的重症脑部疾病患者,延长了生命。
甘教授印象很深的手术有两台:一台是冷冻摘除脑瘤的手术。
为了准备这台手术,他和陶老两人,骑着三轮车从制氧厂弄来一罐液氮。当时什么也不懂,抬着罐子晃来晃去,“砰”一声,炸了。
“所有的窗户都在晃,我们两个没死算好的。”甘教授是个爱开玩笑的老人家。
还有一台手术,是1983年做的显微手术摘除垂体瘤,也是浙江省第一台。 “那个时候,全国生产显微镜的企业有三家,其中一家就在杭州,所以我们近水楼台,开始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手术难度很大,但陶老成功了。”
病人送来一篮桔子
他称好重量折钱给病人
只要他答应做手术,病人就安心。有一年,一个黄岩的病人,送来一篮桔子。陶老拗不过,收下桔子后,让学生称好重量,按市价把钱给病人。
最近几年,陶老听力不好,门诊时得带着助听器才能听清病人说话。但即使这样,病人的病历,他也是自己写,每次门诊诊治15~20个病人,每本病历,都是正楷字,一笔一划,清清爽爽。
“这也成了我们科的传统,病历都要写得清爽。”张建民说,跟着陶老学习,不光是学技术,也学到很多为人处事之道。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陶老一生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浙医二院的精神是“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这和陶老的观念一脉相承。他参与和见证了浙医二院以及浙江省神经外科的发展奇迹,他和同事们奠定了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在全国的专业学术地位,使之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浙江省神经外科的龙头。
王建安说:“陶老是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终生践行者,他拼搏进取,清贫自守,朝着一流的目标奋进的精神,是所有医护人员学习的楷模”。
- 丽水“最美丈夫”潘细种37年照料瘫痪妻子
- 第二届“最美衢州人” 十大年度人物评选启动
- 杭州“最美人物”当3天司机为高考考生助考
- 杭州“最美人物”将为高考考生爱心送考
- 全国优秀环卫工作者 马路上的“最美人物”老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