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绘本故事,书画班从画面入手
舞蹈班则用肢体语言来描述情景
浙江在线09月17日讯 杭州娃哈哈小学二(1)班教室的两面墙上,挂着两幅书法——“天道酬勤”和“有志不在年高”,是新学期刚挂上去的,两幅书法的作者是班上的王文麗同学。
王文麗所在的班,35个学生70%喜欢书法、绘画。美术老师在给他们上课时,要比别的班多下点功夫——开小灶。
娃哈哈小学在给新生分班时,把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分在一起,比如喜欢书法绘画的分在一个班,喜欢跳舞的分在一个班,喜欢器乐的分在一个班。一年实施下来,效果不错。
有特长的学生
多起来了
现在的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孩子们在读小学前,器乐、舞蹈、书画、体育等,总会学个一两样。
娃哈哈小学二(1)班,一共35个学生,在读小学前,有26人在外面上培训班,学书法、绘画的有23人,其中16人同时接受器乐、舞蹈等培训。
校长胡君说,“我们曾做过一项新生入学前的调查,发现有70%的孩子,接受过兴趣特长培训。”
胡校长说,娃哈哈小学是浙江省的艺术特色学校,希望学生在学校的六年,不仅品学兼优,还能涉猎琴棋书画。“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单个孩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困难,但能不能对一个班的孩子进行这样的尝试呢?从去年开始,小学新生入学,我们就按兴趣爱好分班了。”
每个班
都有“配方课程”
记者看了一下二年级三个班的课程表,内容是一样的,但在实际操作时,还是有些“门道”的。
课表上有一堂课,叫做“微课”,时间为20分钟。
什么是“微课”?胡校长说,这是个“配方课程”,为每个班级量身定制的,“主要是请各类艺术名家到学校来,给学生做指导。”
比如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著名画家吴山明,请他们来书画班,给学生点拨点拨;请杭州艺术学校校长宋家明来,与器乐班的同学面对面。
胡校长说,学校这方面的资源很足啊,很多艺术大家是学校的艺术顾问,比如杭师大教授阎宝林是学校的合唱艺术顾问、中国美院教授刘江是学校的篆刻艺术顾问,“20分钟的微课,时间不多,但效果非常好!”
同一堂课
上法不一样
陈丽娇是学校的美术老师,教书已经快20年了,她说,“按兴趣分班后,我发现给书画班的学生上课,特别兴奋,状态出奇地好,因为孩子对绘画特别感兴趣,课堂上不仅能与我共鸣,点子也特别多。”
陈老师的课上,有一个内容是讲青花瓷,以前她只是让学生欣赏一下图片,“给书画班上课,我得增加一些元素,不仅要介绍青花瓷的背景,还会带着学生去美术馆,让他们现场作画。”
即使是语文课,也能上出不一样的效果来。
胡君是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在教二年级语文。胡君说,她在给学生上绘本时,发现书画班的学生对绘本的画面特别感兴趣,而舞蹈班的学生有表演的欲望,“于是,对同一个绘本故事,不同的班级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让书画班的学生从绘本的画面入手,让他们从画面中发现一些东西;而舞蹈班的学生,我让他们小组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绘本里描述的情景。”
“同样一堂课,可以上出不一样的效果来,对每个老师来说,课堂变得更有味道、更有挑战了!”胡老师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