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4日讯 (一)
站在初秋的阳光里眺望,丰收,总是最激动人心的字眼。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放眼吴越大地,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生活中多了一个叫作“最美”的字眼;主流媒体主导的新闻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网上网下的舆论空间愈加清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稳步实施,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为充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宣传系统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犹如势不可挡的钱江大潮,激荡出新时代的强音。
(二)
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今年9月16日,在全国第十三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一场主题为“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安全形势”的浙江论坛在杭州举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听取报告。
这样的报告会,今年已举办了4次。在浙江,学习是个流行词。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理论务虚会、专题读书会……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更是固定的专题学习时间。
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一直是资源小省浙江最可宝贵的财富,更是浙江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省委领导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在学习要求、学习劲头、学习风气上,给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示范、作表率。
“两富”浙江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还有没有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精神和浙江发展》等具有浙江特色的德育课程,走进了校园;《开卷有益·三读》、《两富浙江热问》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漫读”丛书等通俗读物也成了畅销书,人们惊喜地发现,理论读本同样可以很时尚。
学习,同样是湖州吴兴区大学生村官宣讲团成员许乐每天的必修课,“不吸收新的养分,跟不上发展,宣讲就不可能成功。”这段时间,许乐最喜欢用的一段宣讲词是从网络上学来的: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
最让他激动的,是听众的反应。“原本嘈杂的讲堂安静了,每个人都开始若有所思,他们被我的话触动了。”许乐说,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在自古崇文尚德的浙江,一场围绕“信念引领梦想、‘最美’激发梦想、劳动创造梦想、实干成就梦想”的教育活动,正汇聚起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将他们紧紧相连的,是发自个体内心,又在聚合与碰撞中得到升华的梦想。
中国梦,我的梦。生活,因为共同的追求熠熠生辉。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2012年,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组织学习20次;今年以来,又广泛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开展各类宣讲教育活动近10万场次,听众达830多万人次。其中,各类中国梦宣讲团670多个,兼职宣讲员1.2万多人,共举办各类宣讲2.6万多场,听众达760多万人次。
(三)
“贯彻党的十八大、创造两富新业绩”、“最美浙江人”、“三改一拆在行动”……一项项紧紧围绕中心的主题报道,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2012年以来,我省完善重大主题报道重点选题对接策划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年度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两张”案再审、杭州部分出租车司机罢运……着力安定人心,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今年,我省组织召开提高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能力专题会议,建立应急指挥协调小组,统一指挥涉浙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急处置工作。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规范采编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在浙江,新闻采编人员的岗位职责更细化了,社会监督更有效了,舆论引导能力更强了。
报道美丽浙江,树立良好形象。浙江新闻人,一直在行动。
过去的一年多里,我省精心组织全省民营经济大会、第十四届浙洽会等重大对外宣传工作;精心举办“连线浙江——中外媒体四大国家战略举措考察活动”等主题采访活动;大力实施对外文化拓展计划,全年对外文化交流项目700多个近2万人次,组织请进来交流项目1000多个8500多人次;全省226个省级部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
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是社会各界的呼声。我省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省委揭牌成立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建立互联网内容管理机构;指导全省网络媒体开展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搭建“浙江政务微博”聚合平台。
(四)
近200平方米的天井两边,是两条直通中央古戏台的长廊。廊墙上,一帧帧手工雕刻的花窗巧夺天工。
这般古色古香的场所,是慈溪天元村的文化礼堂。在这里,村民不仅能观看演出、锻炼身体,还有越来越多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可供选择。
水无渠不流,戏无台难唱。
过去几年,是我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建成设施最多的一个时期,全省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人们欣喜地看到,浙江音乐学院正式动工了;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含非遗馆)、省文学馆初步完成了选址;全省各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
农村,日益成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主战场。着眼“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面开展,今年确立的全省1000余家重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任务,被列入2013年省政府十件实事,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广电进渔船”、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服务“三农”重点出版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更是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像城里人一样享受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浙江,文化产业,早已不再养在深闺。2012年,我省文化产业GDP占比达4.56%,新闻出版、影视、动漫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浙报传媒、华数传媒等9家骨干文化企业成功上市。省级新闻文化集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成立,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在海宁落户。
事业的繁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文化人才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宣传文化领域各类优秀专门人才的不断涌现。我省深入实施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培养项目,选拔培养了四批“五个一批”共236人、65个文化创新团队、近两千名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大力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民营企业“形势教育聚共识、人文关怀聚人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五)
杭州邻居节,今年10岁了。
那根象征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黄丝带,从2004年10月24日杭州市首届邻居节开幕以来,就一直飘在“邻居”胸前,挂在“邻居”门前,不仅影响了杭州人,还走进嘉兴、湖州、台州、温州等地,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
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一个多层次的公民道德教育平台正在形成。去年以来,“最美激发梦想·最美浙江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在全省作巡回报告22场,1万多人现场聆听报告;全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吸引600余万人次参与投票,最终产生20位省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感动人物、文明之星、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的广泛开展,让“最美”来到每个人身边。
最普通平凡的百姓,一个个感人的善行义举,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构成了浙江独特的风景——
德清县通过“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方式,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慈溪市首创“和谐促进会”,鼓励外地人参与社会管理,促进新老市民的和谐融合……越来越多与爱、责任、担当有关的故事,在城乡同时发芽、生长、传播,向阳光而行,生生不息。
现在,全省19500个行政村开始实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春泥计划”;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载体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构建着浙江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农村“种文化”、“讲文明树新风”、全民阅读活动,让“书香浙江”不再遥远。
务实、守信、崇学、向善,这些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因为这一项项或自发或集体,立意却同样深远的活动,给了每个浙江人一双发现身边真善美的眼睛,也给了他们对生活、对未来的自信——
明天的浙江,一定会更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