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岩鲜姜有鹅黄色的外皮、浅紫色的姜衣,留一段绿色的姜杆,非常好看。
浙江在线09月25日讯 10月即将来临,市场上鲜姜也快下市了,永康五指岩的姜农今年有些失落。
五指岩生姜可谓姜中贵族,因肉质细嫩,汁多渣少,香味浓郁等备受推崇,但是,今年普通生姜价格比去年翻番,而五指岩生姜价格仍旧一毛没涨,而且今年还有减产的“优势”,不少姜农对此有些想不明白。
是市场没有培育好,还是五指岩生姜失去了魅力?
去年卖16元一斤,今年还这个价
五指岩生姜生长在永康中山乡一带(现已并入唐先镇),在金华地区享有盛名。宋代对“五指姜”就有文献记载,可谓成名很早。
在当地,五指岩生姜被称为“仙草”。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偷的就是五指岩生姜。
五指岩周边丘陵地带,海拔高,日照少,土壤独特,特别适宜生姜生长。只有五指岩周边十几个村子种出来的生姜,才被当地人认为是正宗的五指岩姜。
这种姜,姜皮鹅黄,覆盖着一层粉红姜衣,掰开生姜会冒出一股雾气。“拿同样的姜种,出了这个区域,就种不出这种姜了。”
黄红奎是永康唐先镇箬岭下村人,今年种了两亩多生姜,他所在的村是正宗五指岩生姜的原产地之一。
从五指岩山肩向前眺望,视线穿过层层云雾,半山腰上一小块一小块的旱地,便是箬岭下村种植生姜的地方。
今年由于干旱,不少姜农反映普遍减产,每亩产量几乎要比去年减半。在大家看来,五指姜少了,今年价格应该涨上去,但现实却并不如他们所愿。
在永康华丰菜场,本地普通新姜挂出了7元每斤的高价。去年此时,价格仅为3元一斤。而五指姜去年就卖到了16元一斤,今年还是这个价。对此,黄红奎很诧异,“为什么普通姜涨势如此凶猛,而有名的五指岩生姜却涨不上去?”
五指岩生姜虽好,可惜识货的人不多
为什么五指姜涨不上去,为了解开这个谜,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在唐先镇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几名工人正把五指岩生姜装进统一的包装盒里。
配送中心从姜农手中收购整株的鲜姜,然后剪掉叶子,保留十几厘米长的杆,装进统一包装盒。一个礼盒里面有5斤,卖80元,而他们是以每斤8块钱左右的价格收购生姜。
董红阳是配送中心的负责人,他说,约五分之一的五指岩鲜姜是从配送中心卖出去的。“除了唐先的配送中心,目前只有永康、金华、杭州各有一个专卖店,售卖五指岩鲜姜。”
对于黄红奎这样的姜农,他获利最高的售卖方式,就是把姜卖给配送中心。那么配送中心为什么不能把价格卖得更高一点,同时提高收购价,这是黄红奎心里的一个疑问。
不过,董红阳也承认,五指岩生姜的品牌推广还不够。“五指岩姜的名气主要在金华地区,严格来说仅仅在永康、义乌、东阳三个地方。”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五指岩生姜品牌推广,以及渠道建设从去年才真正开始。去年年初,唐先镇和浙江旺盛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
旺盛达为五指岩生姜设计了统一的包装盒,并放在旺盛达超市进行销售。
现在,五指岩生姜开始申报无公害食品认证,将来还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唐先镇政府希望把五指岩生姜打造成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全国闻名的品牌。
但是,董红阳认为,在渠道推广和品牌建设刚起步的时候,一下子提高价格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行情。
价格不涨,导致五指岩生姜越种越少
价格涨不上去,对姜农来说,的确是个大问题。事实上,近三十年来,五指岩种姜的人越来越少。
回忆起1980年代初期家家户户种姜的盛况,姜农们好像都在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今年5月,唐先镇对五指岩生姜的可种植面积和现种植面积做了一次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唐先镇五指岩生姜可种植面积约2700亩,实际种植面积只有700亩。
唐先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应明说,如果算上所有抛荒的姜地,五指岩附近可种植面积可达到5000亩。
从五指岩山脚的中山村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开到山顶的端头村。一块块长满杂草的小块土地,原先都是姜地。
在中山村,种姜的绝大部分是五六十岁的人,年轻人种姜的很少。现在村里种3亩姜的,就是大户了。3亩姜,按每亩收入1万元计,一年下来也就3万元。这个收入,随便去哪个工厂都能拿到。
副镇长应明说,关于五指岩生姜的发展,镇里有几个思路。“一是鼓励姜农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集中土地搞规模化经营,三是做姜产品的深加工。”
其中,土地流传是最大的难题,“等明年村里换届后,我们将召集村两委开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延伸阅读
鲜姜不涨,老姜或有机会
其实,在配送中心成立之前,五指岩姜农卖的都是老姜,很少卖鲜姜。
鲜姜是指在生姜刚成熟时,就拔出来卖,这时候姜很嫩,可以当菜炒着吃,但新姜保质期只有1个星期左右。
鲜姜一般在7月初到9月底之间供应,过了10月,鲜姜开始老了,就不那么好吃了。每年八九月份,是生姜长势最快的时候。因此,以前很多姜农不舍得卖新姜。他们在立冬前把生姜收回来,放到山洞储存几个月,再拿出来卖,或者当姜种,这时候就是老姜。
老姜产量比新姜大很多,而且容易储存,放在潮湿的沙地里,可以放上一年。
以前,鲜姜的品牌还没打出来,和本地其他鲜姜差不多价格一起卖。
唐先镇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售卖的是五指岩鲜姜,他们打造的五指岩生姜品牌,也指的是五指岩鲜姜。
而五指岩的老姜,品相就没有优势,价格和普通的本地老姜相差不多。每年,都会有外地的客商来唐先镇收购老姜。“价格看行情,一般偏低,每斤三四元左右。”
在采购鲜姜时,唐先镇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会对新姜进行挑选。“配送中心负责看品相,镇农办检测农药残留,保证卖出去的是这里最好的生姜。”
配送中心成立后,新姜的收购价达到了8元每斤,一次性收购量至少百斤。附近村庄姜农存老姜的习惯也开始更改,“新姜能卖的就卖新姜,卖不了的再卖老姜。”
和五指岩新姜走专卖店模式不同,老姜价格对市场行情的反应更灵敏。
董红阳和姜农都认为,今年由于干旱的影响,生姜产量减少,再加上姜农卖了不少鲜姜,“明年老姜的价格肯定是要涨的。”
记者手记
品牌打不响,市场占不住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五指岩生姜不涨价,归根结底是供求关系导致的。五指岩生姜不涨价,很可能正常反应了市场的需求。
目前,五指岩生姜面临两个问题。需求量不大,供应也不给力。更关键的是市场没打开,需求没扩大。
唐先镇政府接下来要做的两大工作,就是品牌培育和渠道推广,和去年相比,价格没涨起来,说明这两项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入。
如果五指岩生姜和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名声在外,在供不应求的市场里,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
金华的两头乌也曾出现类似问题。由于品牌培育和渠道推广不力,没有人愿意养猪,两头乌一度需要政府出面,进行保种。
但是,从具体的一位姜农角度来说,产量下跌,价格不升,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所以,很多姜农选择更赚钱的方式,放弃土地耕种,去市场打工。
为了留住姜农,扩大种植面,规模化经营是必然的方向。规模化经营,姜农有财力引入更好的灌溉设备,提高亩产量和总产量,从而提高收入。
姜农的收入有了保证,供求也就有了保证。
因此,价格涨不涨,背后还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从市场入手,五指岩生姜肯定会涨起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