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5日讯 普陀区在加大招才引智工作中,针对目前能够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较为紧缺的现状,扬长避短,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驻,但求长效”的招才引智理念,探索实施“候鸟型”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利用新区效应及地域和气候环境良好条件,吸引知名老专家学者利用休闲度假等来开展短期服务。他们的做法是:推出三项举措,破解高端人才引进、落户、安居等难题,为建设美丽新普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收到较好效果。
这三项举措是:制造引才“磁场”。区委常委主动对接联系,吸引周边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相关产业内有声望、有成果的副教授级别以上专家学者来普陀“兼职”,并出台《“智汇新区·才富普陀”1+7系列人才政策》,除规定用人单位自主给予的薪金和奖励外,凡与行政企事业单位签订三年及以上服务性合同的专家学者,且每年在普陀工作累计达到50个工作日并通过实绩检验的,还将获得区级财政每年最高15万元的政府津贴。
搭建“筑巢引凤”平台:建设企业技术转移平台。依托国家大院名校普陀联合技术转移中心,采取短期聘用、顾问、技术合作等方式,自2011年7月至今,共汇聚中科院、浙大、上海交大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20余名,促成合作项目51项,引进转化成果16项;建设系统引才平台。如区卫生系统通过项目聘任、联姻合作等形式聘请顶级专家、学术顾问10余名,定期定点开展会诊讲座,推动学科建设等。
实行业绩联考制:由区人才办牵头成立评估验收专家组,对“候鸟型”人才的项目研究进程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审定后给予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授予相应荣誉称号。
据了解,自“候鸟型”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实施以来,至今共引进“候鸟型”人才152名,其中有11名专家签约成为所在企业的长期技术顾问,共协助申请专利78项,落实合作项目35项,预计可带来产值近亿元。与此同时,大大节约了区级财政引才支出。
普陀区委组织部表示,将以更加开放的举措招贤纳士,完善柔性引才的各项服务和激励机制及政策配套措施,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生活环境。
相关链接
“候鸟型”高端人才主要是指: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曾经为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专家学者、名师大家或领军人才,在他们来普陀休闲度假时开展短期服务,为普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贡献聪明才智的优秀人才。
编辑点评
高端领军人才是撬动一个地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引进一名领军人才,不仅可以带来一个重大项目,而且能催生一项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带动和集聚效应不可估量,对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吸引高端人才前来服务,需要各地扬长避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普陀区实施的柔性引进“候鸟型”人才的做法,既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节约引才支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他们的这种做法和理念,值得借鉴。
- 鄞州:“链式”人才引进 促经济转型
- “人生有梦 山乡有路”——丽水引进18名高学历人才
- 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遴选20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 引进名校广纳人才 嘉兴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
- 18个高科技项目入驻嘉善科技园 引进高层次人才311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