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8日讯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昨天,国务院全文公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对金融领域着墨甚多。最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
“自贸区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以开放促改革。“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表示。对于浙商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机遇无疑十分诱人的。
亮点1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
解读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以前政府多为正面清单管理,有产业目录的是政府允许做的,也是政府要管的。而负面清单,政府明确了哪些不能做的,企业可以非禁即入。
简单地说,负面清单管理,在深化改革中清楚界定政府和企业的边界,砍掉政府干预之手,加快政府职能改变,有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亮点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
解读者(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虽然具体细则没有出来,但是这个方案关于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容还是激发无数想象空间。比如利率市场化,可以让存款贷款更加灵活自由。比如先行先试人民币跨境使用,出口企业不必把外汇收入换成人民币,进口企业也不用先把人民币换成外汇结算,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资金效率,二来减少汇率兑换的损耗。
亮点3
民资外资可设中外合资银行
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解读者(史晋川):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同时并举,全面开放,允许民资和外资共同设立合资银行是全新的模式,这些消息很提振信心。对于浙江民企来说,通过自贸区这个平台,在金融和投资等领域和国外资本联合起来,进行广泛深度融合,可以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风险调控能力。同时,通过试验区的探索,民资和外资的成功合作模式可以迅速复制并推广开来。
亮点4
扩大服务业开放
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
解读者(张汉东):上海自贸区有一定的辐射带动效应,他们发展好了,邻居浙江可以从中借力,借梯登高。上海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自贸区获准设立后,浙江可以享受到对方的便利和政策优惠。外商不仅仅服务自贸区,可辐射周边。比如外资银行进入到自贸区,其服务对象并不局限在自贸区内,浙江企业也可以去申请金融服务、律师服务等。
自贸区与保税区有何不同
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FT-Agreement),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 。
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等,即是广义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其定义如下:“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即是狭义自由贸易园区。
至于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都是区块内实行特殊政策。保税区境内关外,国内产品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享受退税政策;国外进来,暂时不用缴税。这些都可以看成是自贸区的雏形或者不同发展阶段,现在的上海自贸区则是更高层次、开放力度更大、政策优惠更大。
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无论是有形的面积、外延还是无形的政策优惠,自贸区都是放大的。
另外从监管单位来看,保税区的牵头和监管单位是海关;自贸区的监管单位是商务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