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上海自贸区挂牌在即,汇聚世界目光,也令长三角为之注目。业内人士认为,自贸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将首先辐射长三角地区,而区域经济的竞合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令人期待的是,上海自贸区将对整个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深耕亚太形成助推。
“扩散效应”值得期待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上海自贸区,现在我们最关心各项制度措施落地。随着自贸区的启动,全球各类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区内集聚,而我们将是‘近水楼台’。”嘉兴南湖区金融办副主任傅强说。
上海自贸区将着力建设与市场化全球化金融业务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建立资本项目可兑换体系、人民币跨境使用体系、利率市场化体系和离岸金融服务体系。
距离上海不到半小时高铁车程的南湖区,近年来着力打造“基金小镇”,计划未来5年内,让2.04平方公里的“基金小镇”能够集聚130家以上的机构,管理超过1000亿元的资本。今年以来,傅强已两次来上海招商,拜访了4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有七八家已有明确进驻意向。他说,区里将更紧密地加强与自贸区的对接,让“基金小镇”建设提速。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协理蔡志承则告诉记者,上海自贸区建设会给周边地区的实体经济带来融资上的优势。
“现代金融是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重点。现在实体经济普遍存在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自贸区可能会在这一方面带来利好。我们希望通过上海这一金融中心,得到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蔡志承说。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认为,自贸区加上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将对长三角各省市进一步产生辐射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分工和联动发展,形成积极的“扩散效应”,而这种效应更多地将体现在金融方面。
推动区域制度创新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目前国家战略实施最密集的区域。目前长三角地区承载了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舟山群岛新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江苏沿海开发开放等多个国家战略,改革力度不同以往。
刘志彪认为,上海自贸区涉及大量的制度突破,将直接为整个长三角的体制改革指明方向,包括外资准入模式、利率市场化、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推动现代服务业开放等等。
“反过来说,对于长三角其他省市而言,如果不能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紧跟一步甚至抢先一步,将很可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被迫扮演制度模仿及经济追赶的角色。”他说。
近段时间来,距离上海两小时车程的浙江德清县的不少官员、企业家也在琢磨自贸区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德清县县长胡国荣说:“接沪融杭”是我们这几年重要的发展思路,也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自贸区落址上海,对我们的契机远不止是招商引资意义上,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新标杆。”
“上海自贸区将倒逼长三角众多城市打造更好的金融政策环境、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快改革,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以充分承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辐射作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
竞合格局面临调整
昆山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黄雪林说,近一段时间,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昆山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政府部门议论的热点,专题会议也多次研讨。比如,花桥经济开发区是昆山培育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区域,近两三年来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虽然体量还不大,但势头良好。
“上海自贸区建设启动后,如何在加强对接的同时实现差别化竞争、保持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势头,是摆在政府面前一道绕不过的考题。”黄雪林说。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将进一步扩大金融、高端航运、健康医疗、旅游等多个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整个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版图将面临新的调整。
刘志彪说,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突破,如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等,将使东部沿海各个地区产生十分明显的“竞争感”。对于邻近的江浙,“你追我赶”共同提速氛围将更加浓郁。
多位专家认为,面对激烈的地区间竞争和中国新一轮开放的新环境,长三角各城市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临近上海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合理协调区域分工;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自身体制机制创新,以制度的活力带动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