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说新闻 正文
开元路、劳动路、惠民路、西湖大道、武林路、体育场路……800年前都是密布的河道 我们从一幅《南宋历史水系分析图》开始,寻找城市生长的脉络和治水良方
看看这张图,多少河道成马路
专家建议,不妨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将部分交通功能不太强的小路恢复成河道
2013年10月09日 05:58:08

  

   浙江在线10月09日讯 35岁的杭州人张殷铭小时候家住横河桥,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生活,杭城内涝,他在狮城闲操着心,一声叹息:“从小到大,我在杭州很少看到水淹街道,现在这是怎么了?”

  “要是老底子杭州阡陌纵横的河道还在,哪怕它洪水滔天!”家住艮山门的陈志华,道出了一批老杭州对杭州一夜“看海”的质疑,“小时候常听祖辈们说起杭城的排水,都说杭州从宋朝开始就一直在治水方面很牛,现在内涝成灾和杭州的水系变硬变少有很大关系。”

  疑问直指水系变迁,在现代城市被视为通病的内涝问题,在古代的杭州是如何被解决的?杭州近几年逢雨必涝的水患症结又是否在此呢?

  我们从一幅《南宋历史水系分析图》开始,寻找这个城市生长的脉络,寻找治水的良方。

  800年前的武林路

   能将大雨轻松化解

  当水患导致道路拥堵,当留下派出所用冲锋舟出警,当陈志华因为开车蹚过环城东路而丢失车牌,很多人开始羡慕日本、巴黎那些高可行车的城市下水道系统。

  不过,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则认为,这些都已是落后的城市排水技术,在西方已被学术界诟病多年,而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实践已经完全不再采用这种工业时代早期的、简单机械的工程措施。

  有趣的是,历史总是轮回。

  我们翻开《南宋历史水系分析图》,惊讶地发现,21世纪关于雨洪管理的很多理念早在800年前,就被北宋苏轼和南宋的治水家们实现了。

  比如俞孔坚认为,当代城市雨洪管理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将雨水就地消纳,让雨水就地资源化,这其中恢复河漫滩,让那些被水泥固化了的水系河道重归自然,并给水流让出足够的空间,任其水涨水落就是一个好办法。

  而展开《南宋历史水系分析图》,800年前的杭城水道跃入眼帘(见图):也许你还不曾知道,开元路、劳动路、西湖大道、惠民路、光复路、浣纱路、武林路、体育场路这些如今杭城一等一的热闹所在,在那时全都是河道……那时,杭城像威尼斯一样,出行基本靠舟,台风暴雨也不过令成百上千的河道丰盈;西湖水满时,直接经涌金三池,走“西湖大道”,注入运河(中河)。

  从图上看,当时杭州南北向的主干河道大约8条,自西向东为桃花河、清湖河(今武林路)、涌金池连接河道(今劳动路)、小市河、中河、峁山河(已消失)、东河、贴沙河。

  东西向主要河道大约5条,自北向南为白洋池河道、小市河(今体育场路)、水门河道(今开元路)、涌金池连接河道(今西湖大道)、清湖河(今惠民路)。

  艮山门附近有个蛮大的白洋池,大约是御跸苑和浙报的位置。

  看到这张图,很多人会扼腕叹息:“那时候若西湖水满,直接入涌金三池,从‘西湖大道’就直排运河啦!”

  是的,这个水道,来自北宋苏轼的创造,苏轼当年疏通大运河、贯通西湖、城内河网。最典型的一组对比——当时他开凿新沟,导引西湖湖水由暗门、涌金门两条水道入城,而一旦遇到大雨,暴涨的河水通过原路直接排入运河,路程很近,大约只有一站路。

  而今天,西湖湖水一旦涨满,就得从青少年宫圣塘闸出,流经桃花河和古新河两条城市河道才能贯入京杭大运河,不仅路程过长还加大了两条城市河道的压力。

  东园小区的72水凼

   曾是一块“绿色海绵”

  一幅简单的《水系图》,当然不能完全复原南宋年间的河道总貌和排水技术。不过,简单地问问身边的老杭州,从他们的记忆里,我们也可以寻回杭城曾经面对大雨和内涝时的“笃定”——

  “印象最深的是,三四十年前,从东园公园到潮鸣寺巷,当时号称‘七十二凼’。”老杭州、杭州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告诉记者,72凼之间,小溪沟贯通,路面是泥路,周围有好多菜园;凤起路到了建国路后,以东部分也是河道……一旦遇到大雨,很多水就在这里被“吸收”了。

  我们将杭城古水系的设计,与当代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对照,发现其中有惊人的相似部分——俞院长的助手提供给我们一份俞院长的相关研究:“对待中国的城市雨洪,正确、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做法是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滋润干渴已久的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

  那时的72凼,像极了一块杭城的“绿色海绵”。

  俞孔坚说,一个简单的算术是,只要城市的绿地标高普遍低于道路20公分,我们的城市就可避免雨涝灾害。而老杭州们也许还记得,在老底子的杭州,武林门、松木场、东园等处都有菜地,只不过现在这些地方只剩下了柏油路和水泥森林。

  专家建议,不妨恢复

   城市的毛细血管

  水系图来自《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制作单位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华芳认为,从实践上看,恢复城市的毛细血管,将交通功能不太强的小路恢复成河道,也许是可行之道。

  华芳说,做《南宋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时就曾发现,临安城(南宋杭州)城市格局、路网与现在相比,纵横未变,可是水系生态环境却改变了。“人为的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填河、做地下管网成为可能,但其容量有限,一旦实施二三十年很难改变。然而二三十年里,城市建设的强度和密度却迅速增长,硬化的地面空间越来越多,城市发展的速度,管网很难跟上。”

  杭城古水系几乎不可恢复。但是,改变依旧可期。

  华芳认为,城市的部分毛细血管还是可以疏通的:“比如将光复路、劳动路等等,部分交通功能不太强的小路,如果能恢复成兼具蓄洪、生态、旅游等功能的河道,也许对城市雨洪管理有小小帮助。”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新闻鲜晨多】10月25日:杭城遭遇八面“霾”伏 PM2.5为中度污染级别

【新闻鲜晨多】10月24日:刚下公交车76岁老太被山地车撞倒 山地车能骑多快?

【新闻鲜晨多】10月23日:27元拿铁贵不贵?央视质疑星巴克暴利引来网友口水

【新闻鲜晨多】10月22日:你在这里还好吗? 走近那些远嫁到温州的越南新娘

【新闻鲜晨多】10月18日:西湖游船年卡受追捧 第一批1600张抢购一空

【新闻鲜晨多】10月17日:杭州“路口300米严管”满月 新增10个严管路口

【新闻鲜晨多】10月16日:时隔半年再现H7N9禽流感病例 35岁患者现居绍兴县

【新闻鲜晨多】10月14日:“泡水车”扎堆涌进修理厂 4S店维修预约排了上百号

【新闻鲜晨多】10月12日:4条城际铁路把杭州串起来 临安线、富阳线有望先行

【新闻鲜晨多】10月11日:凌晨两点杭州曙光路 夜飙族截停出租车大打出手

【新闻鲜晨多】10月10日:杭城大多数道路水都排空了 为何这些重灾区积水难退?

【新闻鲜晨多】10月9日:乘风破浪的司机:“船”要起航了,您抓好扶手哦

来源: 作者: 编辑: 蔡景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