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10月7日,强台风“菲特”在浙闽两省交界处登陆,随之而来的狂风暴雨,给我省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虽然距离台风中心相对较远,但运河水倒灌进了杭州余杭千年古镇塘栖,使之遭受了多年未见的内涝灾害,一时间成为“城内划船、城外汪洋”的水城。
昨天,塘栖镇上空开出了久违的太阳,我们来到这处正和“水患”抗争的古镇,看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如何开展救援、自救。
在这次历史少见的内涝灾害中,有一些人,注定会被余杭区塘栖镇南苑社区的居民们记住。
他们是一群曾在许多年前独自驾船在复杂的水系上驰骋,翻身就敢下河捕鱼的船老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他们渐渐都淡出了这个行业,进入了遍地而起的工厂工作,但在塘栖受到大水冲击的时刻,他们再次摇起木头渔船,站到了抗灾的第一线。
停用二十年的“老伙计”,这次派上了大用场
昨天下午1点半,我们抵达塘栖镇。
在市区里转了一圈,仍有五六处积水点需要人们拎着裤腿蹚水前行,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南苑社区。
这里是塘栖老城最大的社区,180多幢居民楼里住着3175户人家,总计11200多人。同时,这里也是受到运河倒灌影响最大的社区,除了住在一楼的487户居民家中全部进水被迫临时转移外,其余居民的进出也成了巨大的问题。
好在江南水乡的传统,让南苑社区很快凑齐了一支能够在齐腰深的积水中自如摆渡的渡船队。
昨天下午,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才能进入社区了解受灾情况,完成采访。
59岁的林六根,是载我们通往社区的第一个志愿者。
虽然他努力将船靠岸再靠岸,但是搁浅处的积水仍然足够淹没我们的脚脖子。
“刚刚有几个女孩子不敢下水,是我背到外面的,你应该不需要吧。”虽然从昨天上午七点开始,他已经在大太阳下晒了五六个小时,但林师傅的脾气一点也没变大,还有心情和我们这些乘船的人开玩笑。
林师傅说,自己从小就在打渔世家长大,这条木船从十几岁开始陪着他到现在。早年,船是他谋生的“好伙计”,而现在则成了摆放在家中的纪念品。
“二十年前就不划了,进了一家厂子工作。但这船我哪舍得不要,一直放在家里,没想到这一次派上了大用场。”说完,林师傅放下手中的桨,把船尽量靠向南苑社区64幢那积满了水的楼道边,并率先跳进淹过他膝盖的脏水中固定船只。
“大姐,到站了,下船小心。”他已经记不得这是自己今天第几次重复了这样的话了。他只知道,这里是他划过的最艰难的水道:路窄、水下杂物多,完全靠手划动没有水流动力。但对以上这些,林师傅没有任何怨言。
一条船每天摆渡上百次,万余人出行全靠他们
和林师傅一样,第二个载上我们的谢师傅,也对这次的“壮举”充满了热情。
谢师傅的普通话不太好,相对来说也比较腼腆:“我刚从170幢那边划回来,离这边差不多直线距离1公里多,但要转五六次弯,而且小区里划船还是头一次,我都不敢划得太快,和当年比真是不行了。”
刚说完,船上的另一名乘客吴大姐马上接过话头:“已经很稳当了,幸亏有你们,不然我今天都不知道要换几次裤子。”
吴大姐说,自己挺不好意思的,今天已经麻烦这些船工送了四趟了:早上出门买菜打了个来回;中午吃完饭,客厅里的大灯坏了又出去买灯管为晚上准备,又是一个来回。
“这些船工态度都很好,到站了还会跳到水里帮我们固定船只,真的很感谢他们。”
南苑社区副主任周立介绍,和林师傅、谢师傅一样,从昨天早上七点开始,共有15位来自附近村子的昔日船老大在南苑街道的召集下主动报名,为居民们义务摆渡,而社区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协调人员上船的工作。
这些往日的船老大中,很多人现在是在附近工厂上班的,这次都是主动和单位请假来社区里义务摆渡。
在他们眼里,能够和自己的“老伙计”一起,在危难时刻真正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这船划得甚至比当年出去捕鱼更有感觉。
“昨天一天,今天一天,每人每天至少要摆渡上百次。现在这个时间你们看不到,等早晚高峰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忙,连口水都喝不上。”
不过,周立也很遗憾地告诉记者:“除了这些义务摆渡的热心人,我们发现有人混在其中,用自己的船只向居民收取摆渡费用,在这种时刻真的太不应该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