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陆埠中心卫生院,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搬运防疫物资。本报记者盛高摄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余姚市陆埠中心卫生院,是一所有5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医院,10月7日,强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使陆埠瞬间成为一座泽国中的“孤岛”,陆埠中心卫生院也成为余姚受灾最严重的医院之一。洪水涌入,涨到1米多深,一楼的药房、药库及其他医疗设备间等都遭到严重破坏。
陆埠中心卫生院
已能做普通医疗处理
余姚市到陆埠镇约20分钟车程,昨天下午,记者搭乘余姚市急救中心救护车来到陆埠中心卫生院,救护车是来这里接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的。
阑尾炎手术不算大手术,但眼下陆埠中心卫生院还做不了,看着急救车载着病人和家属远去。
身边一位医护人员说,由于高温器械设备消毒室不能用,只能送余姚的医院。“离家这么远,折腾患者,家属照顾起来也不方便。”
说完,他拿扫把走到院子中间清扫泥浆。
大水退后,卫生院里积了大量泥浆,他穿着到膝盖高的黑色雨靴、白大褂,全身都是泥,连眼镜镜片上都有泥点,要不是胸前挂着工作证,记者几乎不敢断定他是医生。
许多医生和他一样,在打扫,卫生院里仿佛来了支穿白大褂的“工程队”。有的扫泥浆,有的拿水管冲洗路面,也有人在收垃圾、搬药品。
虽然手术不能做,但一些普通的医疗处理工作还是可以做的。
一个脚缠纱布的女孩正在二楼排队等着换药的,前天蹚水时不慎摔了一跤,脚被瓦片割开了一道口子。
家人不放心,当天就带她来消毒处理。“昨天给我包伤口的医生我认识,家是余姚市内的,自己家淹得很严重,还坚持在这里为我们服务,挺感动的。”她说。
全院医护人员全部到岗
不出诊的都去清淤
可以说,陆埠中心卫生院是这次余姚水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医院之一。
卫生院副院长李斌告诉记者,灌入医院的水来得很快,10月7日上午开始不断有水流进来,很快没过门诊楼前的台阶,灌入室内。
有同事大喊,“发大水了。”
大家立刻想到抢救药品,几乎所有医疗人员都冲到了一楼的药房、药库和其他医疗室,拉掉电闸,抢救药品、设备和电脑。
半小时左右,水位就与人肩膀齐平,大家不得不撤到楼上,上楼后大家才发现,只顾着抢救药品,楼下几十辆车悉数被淹了。
经过清点,药库里300多种、价值100万元的药品,抢救出不到五分之一,X光设备“罢工”,医疗器械高压消毒室报废。
不过,陆埠由于地势较高,积水当晚便逐渐退去,留下一片狼藉:厚厚的淤泥,湿透的药品,“罢工”的设备……
昨天,全院15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到岗,除了有就诊安排的,其余都参与到淤泥清理工作。
“医护人员中不少人家里受灾严重,”李斌说,“他们都把重任安排给家人,投入到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的工作中,有技术、又能力,但不能为患者治病,这对医生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
一位医护人员说,因为交通不方便,单位事情多,很多人好几天不回家住,在办公室椅子、沙发上凑合着睡。
各兄弟单位伸来援助之手
药品陆续从各地运来
没有药品,医院就无法治病,水灾过后,大家把所有剩下的药品都堆起,统计出目前最需要的药品、住院部病人需要供给的药品,列出清单,大家一起想办法。
8日那天积水很大,居民无法出门,患者也少,有些外伤、发烧的患者,医生们简单消毒、包扎处理,但医生们开始为第二天担心:水位下降后,蹚水的人多了,容易划伤、摔伤,患者多了,消毒药品、纱布棉球等一定会紧张。
靠着断断续续的电话信号,李斌和同事们开始四处“求药”,首先想到的是医药公司。
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回复却让人沮丧:医药公司的仓库也进水了,药物严重供给不足,且陆埠镇交通受阻,短时间内不可能送药过来。
卫生院又向余姚市卫生局、余姚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求助。
9日,一批常用药品就从余姚市人民医院运了过来,足够应付当时的需要,全院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同时,113医院派出5人医疗小组来到卫生院,也带来一些应急药品。
昨天早上8点多,镇海卫生局调配了30箱药品,满满一中巴车,运到陆埠中心卫生院,不久,余姚人民医院又送来一军车药品。
考虑到陆埠中心卫生院始终没有自来水,镇海援助工作组还专门带来一辆大型水车,解了卫生院的燃眉之急。
虽然药品紧张问题得到缓解,但处理外伤的纱布、棉球等消毒用品、重伤手术包等,依然短缺,卫生院仍在忙着四处筹备。
经过一天的清理,昨晚,门诊楼一楼地面已经露出原本的面目,来自镇海的援助组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两天都会来帮忙,与卫生院一起努力,尽快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
“这些天,各方的支持帮助和患者的理解让我们很温暖,恢复医疗秩序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有这么多人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会更努力。”李斌说。
- 省卫生厅派出多路医疗队到宁波、余姚、嘉兴等地
- 基层医改调研报告之二:余姚,城乡医疗一张网
- 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宁波余姚地区医疗扶持活动
- 规范依法行医 余姚实行医疗机构违规警示记分制
- 余姚“巡回法庭”为打工者讨回36万元医疗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