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在许多人看来,来成品都够得上成功人士的标准——开宝马,戴宝铂,夹着爱马仕包包的他,过去的5年中至少通过网贷平台赚到了600万元。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资深的网贷投资人,“打新”(投资新上线开业的网贷平台)是他屡试不爽的“点金术”。可最近一个月,以前总是“坐着就把钱挣了”的来成品有些度日如年——这一次,他深深陷入了一家名为“网赢天下”的网贷平台。该网站的“突然熄火”让他的近260万投资可能有去无回。
“网赢天下”倒了,几乎在一夜之间:从开业到倒闭,仅仅4个月,这家公司累积聚拢了7.8亿元。
截至昨天,网赢天下借款标中约1.8亿元已经全部到期,其中有近2000万元属于杭州投资客。这些投资客不仅没有拿到投资利息,甚至本金都可能失去。他们向当地警方包括银监局求助,得到的结论却是“无法介入”。
“网赢天下”的倒下只是众多网贷平台的缩影——作为网络经济的新产物,诸多网络借贷平台近年来游走于金融监管部门之外,将民间资本金融化的冲动变成了良莠不齐的资金出口。
可随之而来的,是一地鸡毛式的投资风险。近两年来,关于网贷平台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风险背后,映射出的是“监管真空”的无序发展状态。
屡试不爽的“点金术”
这次让他赔了260万
类似来成品这样的投资客,在行内有一句行话叫“打新”:这些人投资新上线开业的网贷平台,并且只投成立之后的前半年;资金往往分散到三五家甚至更多家网贷平台;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5%左右。他们坚持一个原则:新上线网贷公司给出的收益高,倒闭的风险极小。
“除了蓄意诈骗卷款潜逃的,一家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网站绝少在短时间内发生风险。”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打新客说,一般而言网贷平台的年化收益率约20%,而刚成立的网贷平台的收益则普遍高于40%。网贷的平均借款期限约3个月,加上前期网贷资金流入强劲,就算遇到问题,也可以借新还旧,所以,发生风险的网站中老站多于新站——比如去年底倒闭的“天使计划”经营了3年;2012年底倒闭的优易网运营了2年多;非诚勿贷也经营了1年半。
“7月18日,网赢天下有一个总金额为1200万元的‘天标’(所谓的“标”是指由网贷平台发布的有关借款信息,包括了借贷者所需的金额、还款能力、用途以及利息等等,如果有投资人觉得合适,就可以根据该信息,通过网贷平台出借资金。“天标”特指以天为单位,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标),期限是20天,收益率3.35%。”
在来先生看来,网赢天下开张不过4月,还在“靠谱期”,于是他觉得机会来了,一下狠砸了210万进去。如果顺利,20天后他能赚到7万元。
博一把的结果往往是一场空——“天标”还没到期,网赢天下倒了,加上前面其他的投资,他在这个网贷平台投下的260万元,可能就此付诸流水。
和来先生一样血本无归的杭州人还有多个,记者共接触到3位,他们在网赢天下的投入近600万元。而据这些人介绍,被网赢天下困住的杭州打新客可能超过10个,资金总额可能将近2000万元。
4个月成交量7.8亿元
自融埋下的风险种子
来成品说,在得知网赢天下出事后,他和几个投资人一起去了网赢天下所在地深圳。但到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260万在其巨大的债务黑洞中,仅仅只能算是个零头。
几经协商沟通,网赢天下曾于8月中旬给出过承诺:对大户(30万以上)的欠款在6个月内偿还;对小户的欠款在4个月内偿还——但截至目前,除了少数投资额低于1万的债权人拿到了本金外,绝大部分的人没有拿回一分钱。
网赢天下犹如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泛起的涟漪中第一个浮起来的是“自融”这个词——这是目前在网贷业内非常热门的词汇。它是指那些有资金需求的人自己成立一家网络贷款平台为自己融资的情况。
“浙江这么多网贷平台,一点自融行为都没有的平台很少。”浙江温州某家成立了近18个月的网贷平台市场总监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网赢天下可能就是一家自融平台。“如果网赢天下不是自融,那么投资人的钱给了谁?总不至于每个借钱的人都出问题吧。”
他的猜测有旁证:网贷天下7.8亿元资金仅由34个用户名为“wytx_+字母”格式的账户构成,平均每个账户累计借款2300万。
记者也了解到,正是自融网站让杭州投资客吃足了苦头。
去年12月27日,本报曾报道《“优易网”卷款2000万人间蒸发》,其中有5个杭州投资人被卷走约400万元,而这个优易网后经查实为一自融网站。
“绝大多数自融平台都会进行伪装,甚至会制造虚假材料编造款项已经正常出借给他人的假象,所以大多数投资人难辨真伪。”来成品说,投资人能打听到的就是看看公司的背景、从业经验,以及开业时间。但“网赢天下”事件告诉他们,仅靠这些做判断还远远不够。
实际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投资人置若罔闻,这给不少网贷平台实施自融提供了可能,而多位专家认为,在目前环境下,自融是网贷平台最严重的风险之一。
灰色地带监管空白
一条缺失的保障防线
P2P(实际上就是传统民间金融的互联网版本)网贷平台的风险从经营上说来自自融,但从外部条件说,前期审批、后期监管则更为重要。
据记者了解,国内最早的P2P平台成立于2007年夏,并于当年年底开始进入浙江。而最近两年内,随着银根紧缩,大量中小企业贷款无门的大背景下,网络借贷平台得到了爆发式的催化。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前年底浙江约有类似的平台30家,2年后的现在,保守估计已经超过330家,仅在杭州,类似的平台估计也不会低于60家。
而在飞速膨胀的道路上,其监管门槛却低得可怕。
“说简单点,注册一个公司,开发一个网页,然后根据需要发布消息,钱进钱出的就是业务,整个过程下来可能还不需要2个月。”杭州某网络借贷平台副总经理说,大部分网贷平台都寄生在某个已经注册的电子商务公司或者科技公司下,相当于公司业务的一个部分。“从工商部门获得执照、制作网页发布消息、收进借款的每个环节都很简便,几乎零监管。”
杭州市工商部门的解释是这样的:类似科技公司的主要业务均和计算机有关,但“科技”的范围很广,很难明确界定某个网站的经营行为是否应当排除在“科技之外”。“只要符合成立的如法人、股东、办公地、注册金等类似的硬性条件,我们是应当审批发放执照的。”
如果说进入缺乏门槛,那么这么多的网贷平台,究竟有谁在监管?
央行工作人员很肯定地说监管网贷公司与己无关。对方说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及提供金融服务。因为网络借贷的定性并不准确,无论是民间融资、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在进行监管前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交易平台并不能归纳到央行的管理体系。
困惑不仅出现在央行,浙江银监局也一样:网贷公司的业务并不和银行直接发生关系,同时其身份是公司而不是银行的合作或者派生机构,因而很难予以限制。“比如银行、信托等正规金融机构一直在银监局的严格监管中,反之非正规的民间资金借贷并不涉及银行,我们不能进行直接干涉管理。”
杭州市公安局网警分局网络报警处置中心的回复也很明确:网络贷款平台的日常经营行为并不属于他们监管。“网警会对具体报警案件负责,但并不对某公司网站的日常经营行为调查监控。”
从采访结果看,这是一个灰色地带,目前尚没有哪个政府机构或部门被明确指定为管理方。随着平台数的井喷,“逾期不还”、骗子P2P贷款平台出现、企业资金困难被迫关门、暴力追款等问题陆续出现。
这些年
套牢了许多人的网贷平台
●2012年6月3日淘金贷上线,6月8日负责人卷走超过100万资金消失;
●2012年12月21日优易网发出一则公司会因停电而暂停业务的通告,之后网站开始人间蒸发,60余人、近2000万元资金无法追回;
●2013年4月2日,众贷网,只上线28天就倒闭,款项来往总额240万;
●2013年4月10日,城乡贷关闭所有业务并宣布最后一名投资者的本金、利息均已付清,涉及总金额不详。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