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诺贝尔奖颁奖季低调地来了,获奖者与中国人无缘。不过北大教授郑也夫的一番言论则让诺奖喧闹了一把,“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了一个考试机器。”
说到人才的培养,美国印第安纳州克劳福德维尔学区学监凯思琳·斯蒂尔说,“美国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培养学生更多在意他们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状况。所以我们对老师上课也要求有创造力,教案不能一成不变。我们对教学的期待,是要求学生自己创建答案,而非仅仅是从预先设定的选项中选择答案。”
这两天,美国印第安纳州教育代表团正在浙江访问,杭州上城区也来了7位美国老师,在“上城区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就中美基础教育作交流。
美国的老师和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昨天,记者就这个话题,和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ISP Butler Lab School的教师瑞齐尔聊了聊。
美国小学课表
由老师自己制定
聊天是从一张课程表开始的。
瑞齐尔在学校是教一年级的,班里一共有24个学生,她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科学都是她教,班里的课程表,是她自己制定的,美国的学校给了每位老师这样的权利。
瑞齐尔给记者描述了她每天的课程表,跟杭州的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不太一样。(见题图)
瑞齐尔的这张课程表,每天都是一样的,变化的是每天阅读课,学生阅读的书本不一样。而且学生自主安排在校时间的机会,非常多,参与自己感兴趣项目的机会,也多。
瑞齐尔课程表上的“学生主题报告”课,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学生是主角,老师是辅助的。
“最近,学生都在换牙,于是他们选择了换牙这个话题来讨论,提出了一个个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换牙?换牙有啥好处?什么样的食物对牙齿是好的,什么样的食物对牙齿不好?一副好的牙齿,对身体有什么帮助?……”
瑞齐尔说,“如果学生感兴趣,能提出很多问题,话题甚至可以持续一个月。”瑞齐尔说,这个权利都是交给学生的,“当他们对这个话题不再感兴趣了,再寻找下一个感兴趣的话题。”
在这些话题里,学生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很多问题里面涉及到科学知识,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些科学知识。
一年级的阅读课
可以长达90分钟
瑞齐尔说,学校里有一堂阅读课,长达90分钟,中间不休息。
上这么长时间的课,中间还不休息,小朋友的心情能好吗?
瑞齐尔说,在美国,学生在20分钟的课前准备活动中,要做三件事:
首先是问好,同学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问候;第二件事是分享,家里买了啥新玩具,今天心情怎么样,学生都可以说出来;第三件事,做沟通的游戏,比如一个孩子蒙着眼睛,一个学生发出一个声音,猜猜是谁。
“这种交流很重要,学生要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心情好了,上课就会很开心。”瑞齐尔这样说。
瑞齐尔给记者详细介绍了这堂课:一个半小时的课,分成几个环节,先是老师读书给学生听,大概20分钟;然后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书袋,里面有8本书,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任意选择一个角落,或坐着,或趴着,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完后大家一起来分享;最后半小时,老师挑选一些书,设计一个任务,比如找词、造句,学生分小组阅读。
瑞齐尔说,学校里有一个专门的书库,学生定期可以到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可以选8本放进自己的书袋。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分等级的,分A等、B等,由老师来评估,学生根据评估的等级选择对应的书籍。
金华宾虹小学校长李武南,是一位资深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说,小学生语文知识,50%以上不是语文课教出来的,更不是“抄写”巩固出来的,而是通过潜移默化自主生成的。学校应该把大量时间还给孩子们,用来阅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