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武义泉溪镇泉三村,从镇里的主干道拐入一条小巷,是一条老街。白墙、灰瓦,鳞次栉比的古建筑随处可见。
一幢小四合院子的老屋里,住着78岁的陈华香老人。她是一名理发师,这是她从事了一辈子的职业。
当年,丈夫从武义县城里给她买回这张理发椅。60多年了,几乎每天,陈华香就守在这张椅子旁,等着顾客上门。
1953年,武义县组织各乡镇成立乡村理发组。陈奶奶所在的曲湖乡理发组,是全国首批乡村理发组,共有七八名理发师。其中两位,就是陈奶奶和她的丈夫。
理发师们集中到一起,全乡的人都要到那里去剪头发、刮胡子,从不为生意发愁。
“特别是农历逢五逢十,赶集日,我们每人都要给20多个人剃头。”那几天,理发师们经常要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忙碌,给乡亲们打理头发。到了夜晚,还要点上煤油灯继续忙。
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
现在,尽管到处开满了时髦的发廊,一些年老的乡亲们习惯了陈华香的手艺,仍然雷打不动地找上门来,坐上那张会吱吱嘎嘎叫的椅子,剪掉并不太长的头发。
虽然年纪大了,但陈华香觉得自己眼睛、身体都还好。每个人剃一次头只收两三元,每天两三个人,收入微乎其微。有这些固定的老顾客,加上很少的专门赶来的外乡人找上门,陈华香不好拒绝,只能照旧地干下去。
“和他们认识几十年了,更像是朋友,大家聊聊天,一天时间就打发掉了。”陈华香说。
当初的理发组成员,如今只剩她一人还在工作。
那时候,陈华香最擅长的是烫头,就像电影《黄飞鸿》里,十三姨烫的那种头发。将钳子烧红,擦点油,将头发撩起来,烫出一个造型。现在,再没有人找她烫头发了。相比起来,年轻人更青睐那些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造型室。
昨天下午,记者躺到老式理发椅上,亲自体验了一下陈奶奶的技术。抹肥皂沫,刮胡子,修鬓角,陈奶奶的动作娴熟又麻利。修睫毛时,她说了声放松,然后用剃刀轻轻挑了一下,几根睫毛就被修平了。
“现在那些年轻的理发师,刮面时太马虎,额头、眼角、眉骨位置都不刮的,嫌累。”在给记者理发的时候,陈华香絮絮叨叨地说着,像在抱怨,又像是在怀念过往的岁月。
不到10分钟,记者的头发就理好了,还包括刮面,手脚利落。
旁边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陈老太的刀功,比外面那些年轻的理发师,可一点儿也不差。”
走出陈奶奶家,步行一百多米,就来到了镇里的大街上。这里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那些放着劲爆音乐、贴满美女海报的新式发廊,让记者想起了陈奶奶的老式理发椅。
60多年的时光,就在这短短的百多米距离之间,渐行渐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