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沿溪边挖个鱼塘,用清水养鱼既省力又环保,效益着实比养猪还好。今年我已经卖了20多条,一年养鱼的收入3000多元。”10月12日上午,在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养了十几年清水鱼的吴传旺高兴地说。
吴传旺的两口鱼塘筑在村口溪边,约20平方米大小。笔者朝鱼塘里瞧了瞧,只见50多条鱼儿游得正欢,清澈见底的水塘上漂浮着些许番薯藤——这便是鱼儿的伙食。“那两条大的,是鱼塘的宝贝,养了7年,每条有13斤重,不卖的。”吴传旺相告,利用清水养鱼,平时只需喂些黑麦草、萝卜菜、豇豆叶和番薯藤,一般养一年以上再销售。
养清水鱼十分简单,农户每天外出干活,带些青草丢在鱼塘就行了。而养猪要采猪草,回家后还得将番薯藤、萝卜菜之类的青饲料煮熟再喂养,还会污染环境。别人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在何田乡柴家村,清澈的溪水不仅养出了好鱼,还卖出了好价钱,每公斤卖40元至50元。余明贵是柴家村的清水鱼养殖大户,因为养清水鱼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如今,他养的两口清水鱼塘,其中一口鱼塘有200多公斤的清水鱼,年底前他打算全部卖掉,预计有上万元的收入。
“清水养鱼虽然生长得慢,但鱼的品质很好,肉细腻鲜嫩而有弹性,早已供不应求。”柴家村支书汪东女一边说,一边算起收入账:柴家村共365户农户,其中就有247户从事清水鱼养殖,基本都是一户一塘。如果按一口鱼塘平均3000元收入计算,全村一年的产值可达75万元左右。“在柴家村,鱼不只是一种美食,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在我们村的村民们都以养鱼为乐,在今年9月17号举办的清水鱼文化节上,村里的汪元龙还得了个二等奖,他自家塘里抓出的4条清水鱼共卖了3000元左右,其中最大的一条19斤,养了15年以上,长近1米,色泽光亮、背黑腹白、鳃色艳红。经多轮竞拍,以1550元的高价,被爱鱼之人拍走。”汪东女娓娓道来。
清水鱼的自然美味不仅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也触发了杭州客商敏感的商业神经。2008年5月1日,杭州客商王斌到钱江源游玩,吃到美味的清水鱼,就有意在开化养清水鱼。他先是与当地农户合作在齐溪水库养清水鱼。去年1月1日,他又将开化清水鱼示范园承包来搞规模养殖。“清水鱼,我主要销往杭州,我们在杭州主城区设立了63家销售网点,今年因为干旱,清水鱼的产量减少,15万斤的清水鱼还是不够卖。”王斌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计划扩大清水鱼的养殖规模,到了明年,年销售量可达15万公斤以上,一旦形成效益,将会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
随着开化清水鱼名气越来越大,这条生态的清水鱼已成为开化的一张“金名片”。在市场需求带动下和政策引导下,开化清水鱼发展也已驶入快车道。2012年底,从原先的何田、长虹、苏庄等少数乡镇发展到覆盖全县范围的1550亩、从业农民5400多户,清水鱼产值4950万元,利润1980万元,开化清水鱼成了农民的“增收鱼”。杨帆胡宗仁葛宏培
本文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