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0月22日电(记者 王政)“这才是有韵味、现代化的农村。”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期间,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代表参观浙江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时赞叹道。
作为浙江美丽乡村的代表,环溪村的确给人惊喜。记者虽已是第三次到环溪采访,但仍被其环境、景致、韵味所吸引。环溪居溪而建,走进环溪,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片治水治污的“人工湿地”。
环溪村委会主任周忠莲介绍说,全村建有9个污水处理池,其中2个是微动力太阳能处理模式,7个是“人工湿地”模式,污水得到全部处理。
“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民周富春说,对农村环境来说,水清百清、水浊百浊。
环溪并非没有走过弯路。前些年,村民忙于致富,环境“脏乱差”一直没有改观,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门前的小溪。“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环溪古村被垃圾与污水包围。
“改变来自于浙江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周忠莲说,“农民怨声载道,但村里资金有限、整治乏力,财政补助资金成为村里解决‘环境难题’的第一推力。”自此,环溪走上环境综合整治之路,村里的环境一天天变好、农民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
为了避免“翻烧饼”,环溪村对环境整治首先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划。桐庐县住建局局长陆端平说,在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应“七分精力搞规划、三分精力搞建设”。
行走在清溪流淌的石板路上,农房、祠堂、莲池……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江南乡村山水画。在环境整治基础上,环溪村围绕溪流做文章,投入1000余万元,沿溪打造了一条800米长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风情长廊,设立民俗展览馆、手工艺展示等景点,全域景区展示着原汁原味的江南农居文化。
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兴起让环溪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保护环境的“生态自觉”开始显现。“好环境也能换来钞票,不少人都来这里体验美丽乡村,我们这里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周忠莲说,现在,村民都很自觉地维护村里的环境搞卫生。
韵味,让美丽乡村的体会留有余香。环溪村绝大多数村民姓周,是北宋大哲学家周敦颐14代后裔,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在环溪有灵动的实践。古色古香的“爱莲堂”“尚志堂”“安澜桥”等古建筑传承着久远的文化余脉,爱莲文化长廊则成为环溪人文化生活的广场。传统宗族文化、乡土文化,让村民“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
“只有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改变‘脏乱差’的现状,才能把农民‘留住’。”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说,“美丽乡村不是‘花架子’,而是要在农村环境整治基础上,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传承传统文化,体现田园之美、自然之美、农耕之美、传统之美。”
- 美丽乡村计划:昔日“牛奶河” 今变“后花园”
- 千万工程变出美丽乡村千万 浙江为新农村建设代言
- 美丽乡村,是怎样建成的
- 为美丽乡村代言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举行
- “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中国美丽乡村安吉县走笔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