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 “强烈建议小区门口竖牌子,标出各幢位置,现在很多小区停车很拥挤,幢数没规律可寻,找个病人真是耽误时间。到了后半夜更是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小区保安都很热心,但有些小区连他们都搞不清楚……”
近日,杭州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生周海斌在微博中描述了自己的工作感悟,主要讲的是一些老小区因某些硬件设置问题,导致120急救车在小区内通行速度缓慢,甚至无法前行,严重耽误抢救时间。
救人的生命通道在老小区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这两天,本报记者跟周医生和他的同事们一起,体验老小区急救的过程。
体验
半夜私家车“侵占”道路
不少老小区,小区幢数排列凌乱无序,甚至不标房号,对于普通住户来说,影响可能不大,但对急救来说,却会带来很大麻烦。
上周三晚上,记者蹲点邵逸夫医院急救站点。23:24,接到出警任务:怡静坊2幢有位小伙子因酒精中毒昏迷。
四位值班人员马上出发。将近凌晨,马路上的交通状况异常通畅,司机于新师傅只用了7分钟就到达小区门口。
小区没有路灯,一眼望去漆黑一片。大门口的保安一看是急救车,赶紧开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4米来宽的水泥路,左边车道停着满满当当的私家车,我们只能靠右通行。
前进200米后,带路家属示意我们右转,但眼前道路左边停着一辆私家车,右边桂花树的枝丫也跑出来侵占了半边路,我们根本开不进去。
所幸,目的地离岔口已经不远,周海斌医生和两位担架工师傅拿起各自的工具就下车。此时,我跟于师傅也没闲着,在我的引导下,于师傅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车头掉过来,这样等病人一上车就能走。
几分钟后,周医生三人把醉酒的小伙子抬了下来。小伙子没有昏迷,反而非常亢奋,即使用绑带固定在担架上,还是拼命扭动身体,一刻也不消停。
此时,门口正好有一辆私家车驶来,对方一看是急救车,慢慢倒出去。“还好我们现在车上拉的病人没有生命危险,要是遇上重病人的话,这点等倒车的时间,可能就会影响到他的生死。”于师傅边开车边感慨。
上周五上午9:00,工人新村有位90岁的老大爷,本身有高血压、帕金森、老年痴呆等诸多基础疾病,早上起床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便,两三个小时过去都没有缓解,怀疑是中风。于是,我也跟着杭州红会医院急救站点的杨国浩医生飞速出发。
因为已经过了早高峰,小区里的大多车子已开出去上班,行车还算顺利。只是进了单元楼后,各家的门口都没有门牌号码。难道又得一家家敲门?杨医生担心地说。还好,三楼楼梯口有户人家门上有个手写的301,这个手写的提示帮了忙,让我们顺利找到502。
杨医生一边做检查,一边询问老大爷病史,随后示意担架工师傅把患者抬下楼。但到了二楼,有户人家正好装修,把好几麻袋建筑垃圾堆在楼道上,虽然已经紧贴着墙,但仍然影响通行。担架工只能将担架抬高至扶手以上,小心通过。
问题
小区幢数排列凌乱
司机休息时间骑车寻找
记者体验的这两次情况还算一般,周医生曾有一次经历,因为抢救的是位心衰患者,却找不着路,让他急得直跺脚。
那是凌晨2点多,钱江三苑26幢有一位60多岁的老年女性急性左心衰。按照急救要求,周医生与一名司机、两名担架工在1分钟内出车,急救车一路疾驰,仅五六分钟,就从邵逸夫医院急救站点到达钱江三苑。
“我们当时是从西门进去的,一进门就见到了25幢,习惯性问了下保安,说26幢就在25幢后面,结果绕过去一看不是,然后就开始在小区里像没头苍蝇一样寻找。最后还是叫家属赶来接我们才找到目的地。”周医生说,这中间瞎找的时间就浪费了15分钟,对于一位急性心衰的病人来说,很可能就有生死之别。
所幸,周医生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了20多分钟的抢救,她的情况稍微稳定一点,才顺利送医院救治。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工作中太多见了,像我们这个站点常去的采荷、景芳、近江、观音塘等老小区都常会遇到。三年前,我刚到这个站点的时候,虽是个老杭州也经常弄不清楚。后来休息的时候自己骑着自行车一个个小区去转,才稍微好一点。”于新师傅说。
徒步快跑,患者已没了呼吸心跳
老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库,再加上道路又相对较小,所以停车难一直是个顽疾。走进老小区,道路左右两边都满满地停着车子,只留下中间窄窄的一个车道,私家车们走走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要是换了宽度在2米的救护车,常常是得擦着人家的后视镜缓慢通行,通行的那个龟速可想而知。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救站点的王建岗医生说:“能勉强通行的已经算不错了,最糟糕的就是在道路拐角的地方停车,让将近6米长的救护车情何以堪?我们和担架工师傅唯有下车,跑步前进。”
在庆春苑边上有几幢老房子,进进出出只有通过庆春东路上一条4米左右的小路,双向两车道的路,根本不允许同一个方向有两辆车通行。
于师傅说,有一次,这里一位60多岁女性昏迷,他以最快速度开进这条小路,结果距离目的地还有200多米的地方,一辆私家车停在三岔路口。他询问了保安也不知道车主是谁,周医生和担架工师傅只能下车推着平车跑。
“可我们没有刘翔的速度,加上还得带上抢救设备,比开车进去肯定要慢很多。”周医生说,等他们气喘吁吁跑上五楼时,患者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即使做了30多分钟的充分心肺复苏,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周医生说,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昏迷后4—6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之后每过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下降10%,所以在院前急救中,他们的时间都是以秒来计算的。
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周医生和他的同事们也试着寻找了一些解决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他们平常在出警时看到的一些好的做法,只要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会带来大大的好处。
老小区楼道杂物何时休
住过老小区的人都知道,这种住宅楼的楼梯本来就不宽,但为了抢占地盘,有些居民还喜欢把自己家的杂物堆放到楼道上,像自行车、婴儿车、折叠的桌子、收集起来的废纸和饮料瓶等。
“这些杂物一方面侵占了空间,增加了担架通行的难度,尤其是骨折病人用的硬担架,要是楼道没有足够的空间,担架工只能把担架抬得比扶手还高才行,对于体重较轻的患者还好,这要是碰上分量比较重的患者,简直折腾。”周医生说。
另一方面,在担架通行的过程中,患者的身体要是不小心碰擦到这些杂物,可能就会导致二次伤害。在杭州市急救中心,类似的投诉接到过不少。
而除了楼道里的杂物外,不少居民还喜欢在自己家门口铺两块地砖,然后地面就会出现一块明显的凸起。担架工师傅一不小心就会被绊脚,或是踩空摔倒。“我们前段时间都有一位师傅踩空骨折。”周医生说,担架工师傅受伤,直接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危险。
绿化太好急救车“遭殃”
车子开进居民小区,照道理是不存在什么限高的,但就是在有些老小区里,绿化搞得郁郁葱葱,一些枝枝丫丫没有及时修剪,就会挡道。“我们急救车的高度是2.6米,几乎是普通小轿车的两倍,很容易被挂下来的树枝伤到。”于师傅说。
曾经有好几次,他看路况不错,就想以快一点的速度开到单元楼下,结果就听见头顶“啪”一声,安装在车顶的警灯被树枝打掉了。所以现在他看到小区里较低的树枝,都会放慢速度,让树枝慢慢擦着车顶过去。
建议
拐角能否尽量不停车
有的桥洞限高2.5米,有的隧道限高3米,私家车主可能比较少去关心限高问题,但开大车的司机肯定不会忽略车顶的状况,万一不小心卡住,那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建议一:幢数的排列不可能随意改变,那么可以在小区门口竖一块幢数分布牌,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要去那幢楼的大概位置。
建议二:小区道路标明单行方向,形成一个单循环,同时在拐角的地方尽量不要停车。
建议三:大的绿化也要及时修剪,高度在2.8—3米以上。
建议四:楼道杂物定时清理,最好还能把家门口铺设的地砖也彻底铲除。
- 老电梯更新申请物业基金 可以走绿色通道
- 杭州城西老小区仍有群众被困 消防抽水背人一个不能少
- 老小区防洪堤坍塌近30米 坍塌处已进行临时安全保护
- 老小区物业政府来补贴 财政扶持0.1元/平方米/月
- “江洋大盗”作案20起 专挑老小区低层住户下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