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能够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村落,还是太少。这两年,宁波正在努力保护起来。近日宁波市正在启动第二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目的就是要把有价值的古村落保护起来。
事实上,早在2005年,宁波市就评出了首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可是从规划部门的回访看,这批历史文化名村,虽然大规模的破坏少了,但摆在古村前的尴尬也不少,最主要的就是“缺政策,缺资金”。
古村落该如何保护,曾有宁波民间文保人士呼吁,由政府出台政策,社会力量提供财力支持。
好在,记者从市规划部门了解到,他们即将开展对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现状的评估,为下一步的保护提供指导和建议。
宁波启动第二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
要求有人文特色,保存完好
古村落,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中华民族的根。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很有价值的古村落,正面临自然衰败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
“对古村落的保护规划研究刻不容缓,对这些村落文化价值进行认定,从而加强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宁波市规划局区域规划处处长田小茸说,目前一些古村落,要么忽略了对历史环境的科学保护,要么一味拆旧建新、营造假古董,要么单纯将遗产保护活动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村民生活割裂对待。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历史村镇的传统风貌,将很多遗产变成“遗憾”。
正是为了加强保护,近日,宁波市启动了第二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截至昨日,已有7个县市区19处村落申报参选,报名截止到11月初。接下来,市规划部门将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会同文化、建设、旅游、农办等部门,组成团队对上报备选村落进行现场踏勘、专家评议等活动。
公众也可以互动参与,评选结果报市政府审定后,将在11月下旬正式公布。
第二批会选多少个?规划部门表示,只要能通过考察的都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这些正在消亡的村落。不过,从备选的19个村落看,都是能代表各地人文特色、保存相对完好的。另外,现存古建筑的集聚情况,也是考察的重要指标。
首批文化名村保护“心有余力不足”
因为缺政策,缺资金
其实,早在2005年,宁波市评出了首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有包括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在内的10个村落入选。
首批村落目前的状况如何?据规划部门介绍,他们也有关注和回访这批村落,从目前情况看,大规模的破坏没有了,可要谈及保护,由于缺配套政策,大多数村落可能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便是在浙东古村中小有名字的儒雅洋村,也逃不出日渐破败的命运。全村有历史建筑约5.6万平方米,占全村建筑总量的七成,但现在这些古建筑大多破败了,有的甚至临近坍塌,亟需修缮。据当地政府部门介绍,如今也就只剩下20余处有价值的古建筑了。
房子破了得修,可这让当地政府非常为难,因为需要修复的地方很多,但镇里在这方面的预算不多,确实没钱可用。因此即便儒雅洋村已经制定了一套文化保护方案,但由于缺钱,保护能走到哪一步尚是未知数。
宁波民间文保人士杨古城,20多年间,走访了宁波200多个古村落。古村落的现状,让他非常痛心,“毁坏非常大,而且一年不如一年”。违章搭建多,而且因年久失修倒塌的现象非常普遍。
他就发出呼吁,由政府牵头,同时结合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参与古村落的保护,比如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扶持,再由社会力量提供财力支持。
村里补助或是委托专业机构
两个样本,两种模式
有关古村落保护的课题,相关部门仍在摸索中。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目前,宁波尚无有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专项资金,更不要说默默无名的古村落。
在目前的状况下,古村落该如何保护?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余姚的两个样本。
2002年开始,余姚大岚镇柿林村靠着丹山赤水景区和村里的传统风貌,吸引了大批游客。为了保护古村落资源,村里还制定了保护规划。如果村民需要翻新老房的,必须提前审批。通过率很低,即便是审批通过的,也要按照村里的要求“修旧如旧”。比起普通翻修,这要多花不少钱,为了让村民“守规矩”,村里还会给予一定补助。
至于余姚金冠村,因为村民大多外出就业,空出了不少房子,经村民同意后,招商引资引入大公司统一经营,村里也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保护方案。
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目前还不能给出定论。但相同的是,古村仍保留着村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人气。
这一点,与田小茸不谋而合。他说,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栋栋单体建筑的保护,而更应是对古村镇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全面保护。“简单来说,我们不仅要保护古村落遗产本身,同时也要保护遗产环境,比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要保护物质遗产,也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市规划局也将为入选的古村制订专门的保护规划,为今后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制订框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