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1日讯 杭州北山街道沿山河社区的保安范玉清,今年46岁,长得挺周正,娃娃脸,但已经有了点岁月的小沧桑。就是这么个平凡的师傅,在小区里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他来小区10年,每家每户包括刚认人的小宝贝都认识他,而他不仅认识小区的每个人,还认得出出入小区的自行车、电动车、汽车是谁家的,就连小区居民们家里常来的亲戚,他全都知道。有事情找小范,是小区居民默认的准规则。
小区里只要说找小范,大家都明白是来找范玉清的,而他也收获了各种各样的绰号,比如“地保”、比如“管家”、比如“活字典”。
记者采访的时候,随机拦住了几位居民,一说问小范的故事,居民们每个人都能聊两句,一场社区的随机采访,变成了路边的圆桌会,可怜了我的一只笔,根本没记录下所有居民的表扬,以及他们讲述的“不能不说”的小范的光荣事迹!
46岁的保安曾经是个文化人
即使干脏活,脚上皮鞋永远锃亮
第一次见到小范,是去沿山河采访另一个社区活动,聊天时,通讯员一直夸范师傅:“小区范师傅真当好呀,小区里谁有事情,马桶漏了或者水管堵塞了,不管什么时候,他随叫随到!”
范师傅没吭气,记者随便聊了两句,觉得通讯员夸大事实——因为小范的皮鞋锃亮,而一个勤快的好保安,怎么会有这么亮的鞋子?
第二次见到小范,是因为沿山河小区三幢的一位高女士写来感谢信:“前两天晚上,我79岁的老伴一不留神不见了,晕倒在路口了。幸好好心人报了警,多亏社区的范玉清、朱英萍、肖胜雪三位同志帮我老伴送回家。”
记者去沿山河社区找小范,“他去帮社区主任盯着工人修树枝去了,他最最清楚哪棵树挡住了谁家的阳光,往年修剪了多少树枝,居民满意不满意,今年又该修建多少,他心里最清楚。”社区工作人员让我在办公室等等,“各种粗活,他当监工最合适,什么事情都了解,就是小区的活地图。”
这次见到小范,在他刚刚爬过树,修过枝后。记者第一眼看了他的鞋,还是锃亮的:“哇,你做这么粗的活,皮鞋怎么能保持锃亮的?”没想到记者说的第一句是这个,小范愣住了:“进门前,擦过了。”
后来,他一边拍拍肩膀上的灰,一边聊起天,记者才知道,小范是个法律专科生,曾经在乡村司法所工作,因为很多原因来社区当了保安,虽然从办公室的“文化人”变成了小区保安,但是他的很多习惯没有变,比如:脚上必须是皮鞋,皮鞋必须是锃亮的。
小范眼尖嘴甜手脚勤快
硬生生从小偷身下追回自行车
小范,是社区所有居民对他的称呼。记者跟他聊天时,保俶塔小学五年级的潘岚月放学回家和他招呼,开口就是一句:“小范,今天晚上吃什么呀?”
记者愣了愣。“没事,所有人包括才会说话的孩子,也跟着他们的爷爷奶奶叫我小范。”小范对于这个称呼很是喜欢,“我觉得做保安最重要的,就是眼尖、嘴甜、手脚勤快。你看,嘴甜有好处的,我就收获这么显年轻的称呼,不然我这个年纪,都变成老范了!”
眼尖、嘴甜、手脚勤快,是小范的工作原则。“眼尖,是小区里出入的各类人,都要仔细观察,遇到陌生人就可以上去盘查了。”几年前,小范在小区门口的保安室烧饭,看到一个陌生人进了门,问了一句是来找邻居的,“没想到他推着一个自行车就出去了,我转头一想,不对,这自行车是8幢XXX的儿子的!我赶紧追出去,小偷已经骑车跑了20多米了,我喊抓贼,有人偷自行车啦。”据居民补充,这个车是小范从小偷身下硬抢回来的。
嘴甜——只要社区居民从他身边走过,他一定停下来和居民打招呼,“今天上哪里去了啊?”“晚上烧什么吃呀?”“奶奶,今天儿子不来呀?”……绝对是量身定做问候语。“哦,这个是熟了,都知道他们大概几点买菜,家里谁来吃饭了。”居民补充,“他连谁家有啥拿手菜都知道,好多阿姨叔叔都喜欢烧了菜也给小范送一碗去。”小范点点头:“我最近收了7幢温师傅的一条鱼,他新鲜钓上来的,好吃。”
手脚勤快就不用说了,几乎每个居民家里的水管漏了、下水道不通了,老人家的灯泡坏了,给小范打电话,他随叫随到。
地保、管家、百搭、调度
他的绰号一箩筐
小范,有着无数绰号,比如“地bao”:有人解释为“地宝”,因为他是沿山河社区一宝;有人解释为“地保”,是“此地保长”的简称,再没有人比他更熟整个社区的情况了,不仅熟此时此刻的社区状况,就连社区十年来人事变化,桌椅板凳的储藏,每家每户的邻里关系,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记者听居民举过最有意思的事例是,“我老公有一次吼了我儿子,儿子才读小学三年级。过了两天小范来做思想工作了,说是儿子去他那里告状了,说老爸吼他。”小范,你得有多亲切,多能收买人心呀。小范嘻嘻一笑:“小朋友和我挺好的,我也喜欢他们。”
小范的另一个绰号是“管家”,社区很多财产都归他管。比如每年元宵的灯笼,擦干净收起来,第二年再挂出来。比如社区排舞队的服装,每人放在家里嫌麻烦,也由小范统一保管。再比如一楼需要活动衣架晒被子晒衣服,他统一调度,送货上门,还管收衣服。
还有个绰号“百搭”。“小范师傅能干得不得了,什么都会,水电煤气都有两手,10月初的‘菲特’台风来了,他扛沙包,至少抗了50多个,没办法,社区老人和妇女多。”
他还是“调度”——小区36个车位有105辆车,但是白天哪个车位可以临时停停,哪个车位的车主回来比较晚,来老人家吃饭的儿女可以临时用用,他特别清楚。
采访两个多小时,居民们对小范的夸奖就没停过。
不知道您看了我的稿子有啥感想,反正我的想法是:我住的小区怎么没有这样的“小范”,可以挖墙脚吗?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