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1日讯 对桐庐众多个体工商户而言,201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今年6月,该县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及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工作意见出台后,一场轰轰烈烈的“个转企”大戏在这个“中国最美县城”拉开帷幕。
短短三个月时间,全县近400家个体工商户实现了从“店主”到“老总”的华丽转身。许多经营业主也因此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订单量的增多、抗风险能力的提高、竞争力的加强等。然而,引导个体工商户主动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这仅仅是“个转企“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随后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快速发展,最终成为地方经济寻求新能量释放的突破口。
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巩固“个转企”工作成效,践行“扶上马、送一程”的服务承诺,连日来,桐庐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志荣携相关科所人员,实地走访调研了辖区“个转企”典型——桐庐原乡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桐庐平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转型:“小草”变“大树”
桐庐原乡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经营土特产的个体户,今年,在工商局的动员和引导下,该经营部成功转型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集土特产销售、养殖、种植、农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个转企”企业。走访中,该局领导认真听取了企业对“个转企”工作的意见建议和企业今后的发展规划。在谈及转型后的变化时,该企业负责人潘和平兴奋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算起来,我在桐庐做土特产已经有8年了。这些年随着生意的做大,我又先后注册了饭店、食品厂等营业执照,但这些经营主体都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相对于企业,缺乏系统管理和综合竞争力,现在升级为综合性的公司制企业,我相信将在商业信用、品牌效应、竞争能力等方面有较大起色,生意会越来越红火的”。
对于未来,眼光长远的潘和平也早已在心中画下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该公司还租用了富春江镇俞赵村和城南街道东兴村的1260亩山地和鱼塘用于蔬菜、花卉和苗木的种植和黄牛、黑羽乌鸡、鲜鱼、甲鱼的养殖,目前一期工程已种植60亩的蔬菜、苗木、果树和花卉,示范养殖了20余头黄牛并动员附近农户散养数百头黄牛,统一由公司收购,放养了5000余只黑羽乌鸡和2000多尾各种鱼类,初步将自己几家“小而散”的个体主体整合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该公司还准备根据桐庐主要景点的特色推出“子陵鱼酱”、“时节牛肉”等土特产,并计划在租用的山地和鱼塘边建立垂钓、餐饮、休闲、度假设施,逐步打造成符合现代人生活消费需求的生态观光农业体系。
“抱团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再起飞
在“个转企”的升级总动员之下,同一个产业群里内的个体户“抱团升级”成为流行趋势。桐庐岩桥村的水产养殖户们就是集体转型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该村的鳖类水产养殖凭借技术保障、疫苗品种等方面的优势发展迅速,目前登记在册的水产养殖场已近30家,专业合作社成员总数100余人,注册资金总额达2000余万元,水产养殖已成为该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今年,在工商局的引导下,该村已经有20多家个体户集体转为企业。
走访中,该局详细询问了养殖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对工商部门在“个转企”工作中的意见建议。“这几年我村水产养殖业势头虽好,但养殖户经营规模相对偏小,其中九成以上是个体工商户,会遇到一定的限制,很难得到外面大客户的青睐,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该村养殖业的带头大哥,桐庐平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殷平还是对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表示担忧,“县工商局在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后,第一时间和我取得联系,宣传了转型升级企业将享受奖励、补助、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还多次上门指导和帮扶我村养殖户们信心倍增。”
个转企给岩桥水产带来的不仅仅是名片的升级,更多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站在新的起点上,养殖户在订单农业、风险承担等方面将拥有新的优势,对我村水产品的信用、品质、服务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养殖户们的整体订单量有了明显增多”。谈及转企后的未来,王殷平称在当前消费市场总体低迷的形势下,他仍对行业今后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
- 全球开花,广建光伏发电站
- 广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秀洲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
- 屋顶建立光伏电站 今年20户人家申请“卖电”给国家
- 今年浙江省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14倍
- 浙江分布式光伏发电迈出第一步 一年收入或超千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