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4日讯 11月2日,杭州开元中学迎来了自己101岁诞辰,学校邀请了101位老校友、101位老教师一起欢庆。整修一新的校园内,不断有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老教师驻足在学校的历史墙前。
校友徐勇凌是1978年从开元中学毕业的,他后来成为了一名国际级功勋试飞员,是中国歼十飞机的首席试飞员。徐勇凌兴致勃勃地给小师弟小师妹们上了一堂课,题目叫做《飞行时代的中国梦》。他还作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客聚湖畔小栎庄,桥曲波清灯影黄。幽香凝齿千层塔,美艳销魂幽媚娘。华灯隔岸似流火,美酒邀月影成双。共话开元百年盛,意暖情深永难忘。
1986届校友刘钧深到现在还记得钱老师的“小李飞刀”,他回忆说,当时他们班的物理老师叫钱德基,风度翩翩、幽默风趣,但是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钱老师传说是飞行员出身,不但精通物理,而且功夫了得,谁不专心听课,钱老师一颗粉笔头扔过来,那是十米爆头,弹无虚发,堪比小李飞刀啊。”刘钧深说,他是物理课代表,是班上唯一没有中过招的男生,“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每次物理课前我都没得上场打球,要帮钱老师搬仪器、拿教材,还得擦好黑板,放好新粉笔,等待老师上课。”
当年女子学校
教孩子记账、缝纫
记者翻看了开元中学的历史,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学校是1912年创办的,当时有一位爱国女士谢雪为了让女子独立、自食其力,不依赖于男人,创办了这所学校,招那些10多岁的女孩子学文化、学本事,科目有商科(主要是记账)、缝纫科等。这所学校得到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黄炎培等人的资助,当时的校名为浙江女子实业学校。
在杭城教育的历史上,这样的女校还有不少,比如现在的惠兴中学,前身是杭州私立惠兴女子中学,迄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当时是清朝末年,大办新学,光绪30年(1904年)4月,满族人惠兴女士募捐在梅清书院旧址,创办贞文女学,招初小、高小学生,后增办师范科。1953年后扩招男生,改名惠兴中学。
杭城最悠久学校414岁
小船是游动书斋
杭城百岁的学校,还有哪些呢?记者不禁有些好奇,一所所学校摸了个底,发现杭城百岁学校还真不少,比如杭师附小、紫阳小学、抚宁巷小学等。
杭城岁数最大的学校,当属胜利小学,其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99年(明神宗二十七年)的崇文书院,离现在已经414年了。
从一些史料中看,崇文书院是由当时的两浙巡盐御史叶永盛创办的,到这里就读的大都是一些盐商弟子。当年叶永盛借来别墅为盐商子弟办起了讲堂,讲堂就设在烟水矶,还利用小船作为游动的书斋。他这种奇异的授课形式,后来竟成了杭州四十二景中的一景,“崇文舫课”的情状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叶永盛任满离开杭州后,盐商们集资买下了这幢别墅,改称“紫阳崇文书院”,又在书院后面为叶永盛立了生祠,早晚供奉。崇文舫课名气越来越大,大到康熙皇帝南巡时也亲临这个书院,并题写了“正学阐教”和“崇文”两块匾额。从此,崇文书院有了与其他三大书院相颉颃的资本,成为浙江四大书院之一。
杭城另外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是紫阳小学,前身是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的紫阳书院,是清代浙江四大书院之一。三百年来,傅王露、卢文绍、龚丽正及子龚自珍、孙衣言、夏同善等名师宿儒在紫阳开展了各种著书、讲书、传书等活动,对浙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今天的紫阳山上,尚留有活泼飘洒、清秀俊逸的“紫阳书院”摩崖石刻,校内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通玄观造像。
1902年学校改名为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成为杭城第一所官办学堂,1970年始称紫阳小学。一所古代书院,历经三百年岁月,弦歌未辍,校址不变,一直演绎成今天,这在杭城教育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杭州崇文小营实验学校的历史,也超过200年了,建于1806年,是一所“义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