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4日讯 近日,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党支部书记陈方伟欣喜地打开微博,认真查看崇头镇政府微博@崇头开始每天刊发的“崇头早报”。“这是我今后每天早上要养成的新习惯,能最快了解全镇动态。”陈方伟说。
现在的崇头镇,农民每天打开微博看电子报,干部每天用微信汇报工作,收集素材。该镇党委书记魏启勤说,微信成为签到本,能第一时间掌握干部的每项工作;微博变成电子报,可最快实效地服务百姓。从“微”处入手,崇头这个高山乡镇建起了智慧乡村。
在崇头,许多村离镇里都有几十公里山路,乘车也要一两个小时。以前,尽管镇里每一阶段的工作也会编成简报下发,但信息传播速度慢,农民反馈收集更慢。现在有了电子报,一举实现了大信息量的即时、双向传播,有效克服了山高村稀的地理劣势。
为此,“崇头早报”刚刚推出一个多月,就有了超高人气,引来了全镇“粉丝”。陈方伟刚刚查看的这份“崇头早报”是9月9日下午刚刚刊发的,仅半天时间,点击阅读量就超过一百人次。
前段时间崇头镇举行异地搬迁大坪一期农民公寓申购活动,通过“崇头早报”刊发,村民的知晓率迅速达到罕见的100%,全镇有1537户,5602人申报。“像我们这种大部分农民都转移出去的乡镇,如何把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一直是个大难题。但这次‘崇头早报’帮了大忙,我们宣传工作没有落下一户符合政策的农民。”崇头镇副镇长叶文伟说。
为了收集素材,办好电子报,该镇还建起了微信群,要求每位干部每周都要把最主要的工作信息、在基层走访群众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微信及时回报,让微信成为该镇干部进村入户的“签到本”。
现在,该镇近一半村的村干部,也成为了微信群里的活跃分子,微信群成了电子报的最好“通讯员”。8月中旬以来,“崇头早报”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十多份从田间地头发回来的素材。自7月24日正式上线以来,该镇已经编辑刊发了33期早报。
崇头镇组织委员吴巧红说,如果将“崇头早报”用纸质印刷发行的话,每日成本要2500元左右。现在用微信和微博,几乎不花一分钱,传好了信息,加强了镇村间的沟通,更改进了干部深入群众的作风。
来源:丽水网-丽水日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