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他经济状况一般,但46年来结了许多“穷亲”。他的帮扶对象最多时达82人,遍布嵊州全市18个街道、乡镇。
他为了扶贫,形成了一个“癖好”,喜欢向人讨要旧衣物,然后分送给“穷亲”。
现在,他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失土农民社会保险金,但依然不忘“穷亲”。
他叫陈卫平,是嵊州市三江街道前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笔记本上记“穷亲”
不久前,三江街道花园地村的俞永林家里,“吱呀”一声,虚掩的门开了,进来了陈卫平。
“老俞,我给你送东西来了。”陈卫平招呼道。他捎来了一包衣服,还有200元钱。
躺在床上的俞永林非常感激,想坐起来。“你躺着,”陈卫平按住了老俞的肩膀。
70多岁的俞永林脊椎有病,老婆双目失明。陈卫平已与他“结亲”10多年了。只要俞永林家里有事,就会有陈卫平的身影。
早两年,俞永林家的房子要倒了,市残联给他钱,让他造新房。但他躺在床上不会动,陈卫平跑前跑后为他代购旧门窗等建材,还送他一拖拉机石灰。
俞永林家的热水壶外壳破了,用铁丝缠着。陈卫平怕热水瓶掉出来会烫伤老俞,特意说“我家里刚好有个外壳”,借机跑去超市买了个外壳送给老俞。
像老俞这样的“穷亲”,陈卫平还有许多。他有一个笔记本,详细记载着“穷亲”的基本情况:竹维水,有4个儿子,大儿子已去世,另外3个儿子有残疾;夏雪松,参加过抗美援朝,无儿无女,每月靠民政补助费度日,患有白内障;符生祥,车祸致左脚残疾,父母双亡……
这些“穷亲”,有的是陈卫平从新闻中获知后主动上门结对的,有的是周围人介绍给他的。
对这些“穷亲”,陈卫平像亲人般对待。天热了,送去汗衫、背心、短裤,天冷了,又送去棉毛衫裤和各类衣服,还不时地给他们送去生活费。对生活难以自理的困难户,他还送去柴米油盐、蔬菜瓜果和其他杂物。
勤俭节约助“穷亲”
三江街道沿宅村80多岁的章爱芹老人,儿子媳妇相继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孙子。陈卫平一次次地上门送钱送物,但老人不肯收。陈卫平说:“这是民政救济款,顺便给你带来的。”
其实,像这样的“谎话”,陈卫平讲过不少。浦口镇上屋村特困户叶德鸳,去世前才知道真相。至今,还有不少“穷亲”蒙在鼓里。
陈卫平结的“穷亲”,时间最长的有43年。那是1967年,有个叫陈其槐的青年双目失明,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那时陈卫平在生产队劳动,每天只有0.5元的报酬,但他每次去看望陈其槐总是给他5元钱。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陈卫平多次去探望,送钱送物,直至2010年陈其槐去世。
陈卫平“普降甘霖”,有人以为他很有钱。其实,他的经济状况很一般。
经济“鼎盛”期,他开着家庭服装加工厂,妻主内,他主外,另请了两个工人,一年的收入也就数万元。小厂后来因不景气关闭了。
他家造房和儿子结婚时,还欠了债。
而今,他64岁了,经济更拮据,靠的是失土农民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
为帮助“穷亲”,陈卫平生活节俭,不抽烟、不喝酒,平时家里很少上菜场买菜,一年到头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只有家里有客人和孩子回家时才去买些菜。
讨来旧衣送“穷亲”
为帮助更多人,陈卫平慢慢养成一个习惯:讨旧衣服。
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临走时对方执意要送他一个保温茶杯。陈卫平说:“你如果一定要送我东西的话,是否送我点旧衣服?”对方惊讶不已,问他要旧衣服何用。他不得已,告诉对方是送给困难户的。对方问:“我家的旧衣服他们穿得着吗?”陈卫平说:“我各种各样的对子都有,你尽管给我好了。”结果对方叫家人理出了大大小小、春夏秋冬各类旧衣服一大堆。陈卫平乐颠颠地背着走了。
回家后,他根据平时记录下来的“穷亲”年龄、性别、身高等情况,搭配好衣裤,一家一户送上门去。
为运送旧衣服,他特意在电瓶车后面装上了一个铁架子。架子左右可各挂一个麻袋,上面还可搁一个,大大方便了他的“工作”。
渐渐地,他的“爱好”出了名,也有许多支持他的“粉丝”。
市民俞女士每有旧衣服、旧家电,便打电话给他。他总是乐呵呵地开着电瓶车去取。一些企业也支持他,发动职工捐衣捐物。有家卖健身产品的商店,动员客户捐旧衣,一共募集了9麻袋,陈卫平非常激动,写了大红感谢信贴在店面前,代表困难户致谢。
每次旧衣服收来,陈卫平总要忙上一阵子。洗涤、缝补、整理……然后分送困难户。日积月累,他到底送出多少衣服,自己都数不清了。有次送一家学校的贫困生,就有40多袋。
平时,陈卫平若知道商店、超市在卖处理的衣裤,他总要买些回来送给“穷亲”。
几十年来,陈卫平捐钱捐物累计近20万元(不包括旧衣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