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瓯海工业园的大鸿运箱包有限公司内,原有的3层旧厂房已被夷为平地,原址上正在建设的是一幢6层新厂房。董事长黄君翊告诉记者,新厂房建好后,将比原厂房扩大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而这次扩建,完全得益于瓯海区出台的“挖潜节地”政策。
近年来,瓯海“挖潜节地”,加快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一部分企业在消防、规控等建筑指标达标的前提下,在原有的楼层上直接加盖楼层;另一部分企业在拆除旧厂房后,充分整合园区内的边角地建设更宽、更高的新厂房。截至目前,已有127家企业申请对厂房进行改扩建。30多家企业已经开工建设,开工面积达15.8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相当于新增工业用地200亩。
“瓯海的挖潜用地,不仅体现在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上,而且通过‘机器换人’、小微园建设等方式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瓯海区经信局局长叶衍国说。
电镀工业园是瓯海眼下着力打造的小微企业园。日前,园区内32家电镀企业共同出资新建的14幢员工生活中心正式通过验收。这32家电镀企业原来是散布在瓯海各地的108家电镀小企业、小作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污染严重,员工的生活需求更是无从解决。瓯海区利用整治电镀业的契机,将108家电镀企业整合成33家,其中32家搬入了电镀工业园,企业的总占地面积由430亩缩减成273亩,而总产值却几近翻番,达到3.7亿元。
温州美丰电镀有限公司在搬入电镀工业园前,曾租用3幢村级工业厂房。搬迁入园后,建筑面积虽从原来的6000平方米缩小为现在的3200平方米,产能却提高近80%。董事长厉益寿介绍,原有电镀企业大多使用农村的简易厂房,由于放不下流水线,生产上多以手工作业为主,长期以来遭遇效率瓶颈。如今,园区内的新厂房完全按照电镀产业的需求设计,每层楼都可进驻流水线。园内电镀企业抓住了空间拓展的机遇,纷纷引入自动流水线,平均亩产提高了3倍以上。
据介绍,瓯海区计划用3年时间,主要通过对原低效工业小区拆后利用、违法建筑拆后再利用、开发现有工业园区边角地和插花地等举措,整理出3309亩工业用地,完成9个小微园的建设。其中瓯海温商回归产业园、慈湖科技产业园、仙岩陶瓷洁具产业园、瓯海医药总部经济园等4个小微园将在年内开工建设。
- 第十届浙江飘萍奖获奖者名单
- 激发正能量 助推中国梦——我省新闻界庆祝记者节
- 纪念“最美温州人”:让百姓铭记的中国厚度
- 温州一28岁淘宝店主猝死 “双11”也要抽时间休息
- “大统”问题食品油流入温州 吃了容易伤到肝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