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在线时评 正文
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必坐等户籍改革
2013年11月18日 10:06:35

  《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日前公布,与已经实施的《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相比,新《办法》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删除了城镇户籍的限制,将参保对象从原来的城镇户籍人员扩大至所有缴费人员。

  按照原有政策,非城镇户籍人员不得参加上海本地的基本医疗保险。这意味着,在医保方面,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员无法享受制度性救济,一旦患大病重病,只能选择自救,极有可能“因病致贫”。删除户籍限制,对这部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此前,上海市推行居住证“积分制”,将持证人的待遇与积分挂钩,达到一定的积分,即可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这一改革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居住证与户籍的对接。此外,北京、兰州等地也相继取消了医保的户籍限制。各地在公共政策的多点尝试,不仅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释放出一种明确信号: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必非得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前提。

  户籍制度使得人们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户籍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只有打破户籍壁垒,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实现。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制度悖论。户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则是其组成部分,倘若这些公共服务始终按兵不动,那么户籍改革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进展。换言之,户籍更像是一个虚拟事物,其具体指向的正是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只有在这些领域“各个击破”,户籍改革才能获得突破。

  户籍改革之所认知易行难,重要原因之一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公共资源是有限的,享受的人多了,平均下来就少了。以异地高考为例,经济较发达、教育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居民强烈反对,就是怕外来人员挤占了本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此而言,指望一下子消除身份歧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几乎是一种奢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妨转换思路:不要被动地等待户籍改革成功,而是主动地为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以医疗、教育等局部改革,去推动户籍制度的整体改革。

  各地的经济水平不同,社会发展进程也不同,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的改革路径,在阻力最小、最容易突破的领域率先推出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制度示范效应。事实上,局部改革的最大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对全面改革起到“倒逼”作用——更多的地方消除身份歧视,更多的公共服务打破户籍限制,改革的顾虑和障碍就会越来越少,全面改革的时机就会水到渠成。

  

【专题】改革改变生活

【专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改革新征程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吴龙贵 编辑: 施菲菲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