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近来,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让谈PM2.5色变的公众又一次陷入恐慌。11月18日,复旦大学宋伟民教授对媒体澄清,该报道中的描述与事实不符,其本人没有接受过相关采访,也从未说过此类言论。
“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确实极具轰动效应,众多网友纷纷惊呼“太可怕了”。但事实上,这则报道有几处明显的失真和刻意的误导:其一,各大门户网站都不约而同使用了《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标题,有意无意间遮蔽了这只是一项针对老鼠的实验;其二,所谓“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其实是杜撰,专家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其三,实验的具体过程,不是让老鼠直接暴露于大气中,而是把PM2.5悬液滴在鼠肺上,两者有着极大的差异。
很显然,这是一则经过精心包装的坏消息,从标题制作到新闻陈述再到传播方式,处处流露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冲动。在这个信息爆炸且快餐式阅读的时代,很多网友已经失去鉴别新闻真假的能力,很容易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往往仅从一个标题或者只字片语中就很快得出结论。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坏消息综合征”,人们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而不是好消息,使得一些人为制造的坏消息轻易获得关注和认同。而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当然很清楚受众的这种心理,稍稍玩一点小聪明,就能使一则原本很平淡的报道引起巨大轰动。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收获了关注度和引导舆论的快感,而公众得到的只有恐慌。
大气污染的持续恶化,让公众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和焦虑感。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普通民众有时如同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惴惴不安。因此,公众对媒体产生了一种依赖感,而媒体也会油然产生一种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即把问题说得越严重越好,甚至不惜以夸大和曲解的手段人为制造一些“坏消息”,以误导和迎合公众心理,从而形成一种舆论效应,倒逼官方表态。
这种手段绝对不值得提倡。任何时候媒体都应该秉持客观、中立的职业立场,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去夸大事实真相。换句话说,越是在“坏消息”更容易受到关注的现实下,媒体越应该保持从容和淡定,“有一说一”才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真正体现。而人为制造“坏消息”其实是一种“信息雾霾”,它不仅无益于改善空气质量,反而徒增恐慌气氛,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没有人愿意生活在雾霾中,当然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谎言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