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高考保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清华大学日前出台保送生招生简章,2014年拟录取保送生人数比今年减少三分之二,但几乎只面向外国语学校招收保送生。
近年来,名牌大学录取保送生占本科招生计划的比例达到10%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达到20%。与此同时,各地保送生名额被“超级中学”垄断。调查显示,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城市学生获得保送的机会是农村学生的17.2倍。鉴于此,无论是教育部“收紧”高考保送政策,还是清华大学等高校减少保送生录取人数,无疑值得肯定。
我国于1958年设立高考保送制度,“文革”期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88年,保送制度重新被引入高考,主要是为了避免优秀学生因在高考中发挥欠佳而上不了大学。初衷虽然很好,但问题也有很多,择其要者有如下两点。
一是滋生腐败。1995年,河南鹤壁市一所中学保送的8名学生中有7人成绩作假;1996年,湖北某市教委主任利用职权将儿子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使其被保送到名牌大学;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清退3名成绩作假的保送生;2000年,湖南隆回一中的14名保送生有13名弄虚作假……问题触目惊心,高考保送制度俨然成了一些权势者的腐败通道,成了一些“差生”入读名牌大学的捷径。
二是制造教育不公。保送生名额被“超级中学”垄断,而就读“超级中学”的大多是城市学生,偏远农村地区的考生几乎与保送无缘。穷乡僻壤的学生,在小学、中学时本就享受了较少、较差的教育资源,当他们参加高考时却再次遭受歧视,双重制度不公使得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很多农民子弟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上升通道淤塞,贫穷代际传递。
实际上,即使不论保送制度衍生的弊端,单就制度本身而言,其正当性也十分可疑。既然某个考生很优秀,为何不能通过正常高考考上名牌大学?高考是一个竞技场,激烈而残酷,既是对考生智力和学识的检测,也是对他们心理素质、意志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考验。有些考生平时成绩好却在高考中考砸,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过硬、意志力不坚强、临场发挥能力欠缺,在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为何要对他们的这些“素质缺陷”网开一面?就像体育比赛,不会根据运动员的平时成绩决定奖牌归属,不会因为某个运动员临场发挥失常特授其奖牌,否则就是对其他运动员不公平。
高考“唯分数论”确实有缺陷,为弥补缺陷,我们有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还有高考加分制度。一名考生如果真的很优秀,他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如果他既不能通过“裸考”考上好大学,也不能通过自主招生考上好大学,只能说明他并不优秀,上一般的大学足矣!从这个角度看,“收紧”高考保送政策、减少保送生录取人数固然值得肯定,但进一步看,还是应该下决心取消保送制度,这个制度弊大于利,应当退出历史舞台。
早在2009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2.2%的人认为保送生大多是“关系生”,90.5%的人认为保送制度容易滋生腐败,84.8%的人赞成取消保送制度。问题是明摆着的,公众的态度也很明确,在一个讲求公平的年代,直接将某些考生保送至名牌大学,这样的“特权”太大、太扎眼,它是高考公平难以承受之重,并越来越为民众所无法接受。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