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是不是只能走IPO一座独木桥?日前,海宁市15家企业就另辟蹊径,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集中挂牌上市,为嘉兴市场主体主动融入资本市场开了个好头。
资本市场历来被称为“经济的锋刃”。近百年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崛起一再证明,和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样,有效的资本市场及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系同样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那些处于成长阶段,规模小、实力弱、风险高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更是寻求外部融资“接力棒”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启,资本市场也日益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加速器”。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投身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方式还是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在直接融资体系中,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企,竞争异常激烈。这从目前全国近800家企业排队等候IPO重启的盛况就可见一斑——大企业尚需论资排序,创业中的小企业又将是何等举步维艰呢?
由是观之,海宁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在浙江股交中心集中挂牌,相当于为中小企业另辟了一条融资的便捷通道。首先,在浙交所这样的“四板”市场,企业挂牌只需四个条件:属于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12个月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明确;股权清晰,治理结构健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门槛远低于IPO。其次,15家挂牌企业大多为近年来涌现出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由此产生的市场导向,无疑将激励更多创新型主体致力于“个转企、小升规、企转股、股上市”,营造主动融入资本市场的良好氛围。
历史经验表明,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孕育着新的商业模式或新兴产业,只要假以时日就能成长为引领经济转型的先导力量。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了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积极信号,这为各级政府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局指明了方向。海宁组织企业在浙江股交中心上市,只是我们抢搭资本市场列车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在治理规范、经营有道、凸显主业优势方面做足功课。因为,政策的“绿灯”已经打开,但机会只会留给准备得最好的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