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7日讯 沿海渔业资源的恢复任重道远,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浙江的捕捞能力已严重过剩。
据渔业部门统计,浙江目前共有合法海洋捕捞船4.3万艘,占全国渔船总数的七分之一,马力数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渔业资源长期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本报曾进行报道)。
渔业和渔民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近一个月来,本报记者走访台州、舟山、温州等地,寻找到了两个不同种类的转型样本。
上岸样本
舟山东沙镇:政府贴钱发展渔家乐,渔船变游船
迎着小雨,海边的风有些冷。本是出海捕鱼的时节,李信定的五六艘渔船,却整齐地停靠在滩涂上。
老李今年44岁,世代是舟山市岱山县东沙镇的渔民,3年前,捕了20多年鱼的老李“上岸”,开起了渔家乐,取名“海上人家”。
李信定的渔家乐不远处,是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山,山下的那片沙滩,叫鹿栏晴沙。年轻时,老李开船从这片沙滩出海,用不了半天,就到了著名的岱衢洋渔场。
“每逢鱼汛期,停泊在东沙洋面的渔船数以万计,一到晚上,都是通宵加工鱼货的。渔船排成长队,从海上走到镇区的几公里路,数不清的渔灯,就像天上的星星。”
然而,随着渔业资源衰退,老李的家乡渐渐冷清了。跟老李一起捕过鱼的伙伴,大多外出打工。
残酷的现实,逼迫东沙镇作出转型。10年前,东沙确定了“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规划中的海岛古镇重建,由此开始。
“最初,在古镇的主街上,政府出钱开了8家店,装修费是政府出的,租给渔民。每个月,政府返还100元租金。渔民只要每天按时开门,还可以拿到几百元工资。”东沙镇党委书记李海说。
一年之后,这8家小店,为东沙镇带来500万元投资,更多具有渔乡特色的项目逐渐上马。几年之后,名不见经传的东沙,每年吸引着近20万游客,被誉为“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
越来越多的东沙镇的老渔民回来了。老李曾经的渔船,成了供客人出海的游船;曾经的出海作业,成了家门口的海上放牧。
老李说,靠着家乡发展旅游的契机,每年收入增加在20%以上。如今,他正忙着将自家的几间老屋,打造得更有“海味”,他希望,明年春天,会有更多游客光临他的“海上人家”。
不上岸样本
回归传统海钓船:每天可获利两万元,还不杀伤鱼子鱼孙
12月1日,温岭松门码头,浙岭60075渔船停在海面上。它看起来和普通的渔船没什么不同,只是,捕鱼的工具是一根细细长长的绳子,挂满了鱼钩。
“专业的说法,这就是延绳钓。”船主王康华解释说,“它的杀伤力很小,只钓大鱼。”
今年,就在渔业资源最不景气的大背景下,51岁的王康华和朋友江海勇一口气造了5艘海钓船,他们希望,钓船这个传统产业,能带来新的出路。
在台州的渔业史上,钓业最兴盛时代是上世纪50年代,有大钓33艘,小钓1208艘,产量2.48万吨,占海洋捕捞总产量35%。
然而,现代化、掠夺性设备的兴起和扩张,钓船因经济效益不高,多数被迫转产,目前台州全市仅有钓船47艘。
“打渔都要亏本,你还敢造这么多钓船。”有朋友这样质疑,但选择回归传统的王康华只是笑笑。一艘钓船成本要500多万,他把房子都抵押了,向银行贷款。
7月,钓船下水。
海钓的步骤是这样的,先放饵,后放绳,上万米的钓绳一天放三次,从放绳到起钓一般是三四个小时。
王康华的海钓船作业海域在钓鱼岛附近,“大概离岛有二三十海里远。”每次出海一个多月,有六七十万元的产量,鱼货大多直接卖到台湾。
“我们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王康华拿起一条两斤重的黄姑鱼说,海钓上来的鱼,个头大,新鲜,价钱是正常海鱼的好几倍。
近半年来,王康华每艘钓船每天的利润稳定在一两万元,而且钓船更节能,一艘钓船每天只需消耗2桶柴油(双拖船需要8到10桶),且每消耗1吨柴油,可获产值2万元,而拖网船的单位产值仅为0.69万元。
更重要的是,相比“大小通吃”的拖网作业渔船,钓船杀伤力小,“钓上来的都是成品鱼,对鱼子鱼孙没有影响。”
“他走的是高品质低成本的路,值得借鉴。”东海区渔业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专家仲霞铭在调研了王康华的海钓船后说,“钓业重新兴起的时候,也是渔业秩序恢复正常的时候。”
- 海警一支队成功救助受伤渔民
- 台州渔民凌晨海上受伤 海警获悉紧急驰援
- 好奇小江豚钻进渔民大网 岸上一日游后被放归钱塘江
- 渔民在钱塘江捕到“怪鱼” 确认为“国宝”江豚后放生
- 对虾大王陈文龙:中国渔民的华丽转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