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乐清公益孵化园二楼办公室,一心一意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卢晓鹏正在为组织的公益项目忙碌着。在公益孵化园这一年多的成长,让他感触颇深:“经过‘孵化园’的包装、运作,我们的公益梦想更加丰满。”
2002年,卢晓鹏和几个朋友通过网络成立了一心一意志愿者组织。几年的摸索,“一心一意”的成员慢慢扩大,但难题也接踵而至。“没有固定场所,开会、活动没有地点;徒有公益热情,却不懂管理团队,无法更好地调动志愿者……”卢晓鹏坦言,这些问题让他施展不开拳脚。
“一心一意”的状态是大多数公益组织初创期的共同特征。今年上半年,乐清市公益组织孵化园探索以民管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式,通过“孵化”的形式和规范的运作,帮助解决社会组织的工作场地、基本办公设施、规范化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等问题,为社会组织提供孵化、项目运作、能力提升等全方位服务。在园内,他们可以无偿享受办公场所、设施及各种政策支持。
于是,“一心一意”不仅正式注册成为协会,而且还与其他9家公益组织同时入驻乐清市公益孵化园。这些组织中有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乐清治安反扒协会、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等。
“入园后,经常接受培训,不定期举行公益论坛,培训、交流的范围涉及业务知识、管理知识等,最难得的是,与其他公益组织同在一个办公楼,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卢晓鹏说,良好全面的培训机制和内容,对“一心一意”这一年的成长起了关键作用。“今年上半年,乐清民政部门提供了志愿者可以考‘社工证’的信息。‘一心一意’组织20人参与,有18人考出了‘社工证’。”
人手足了,专业性强了,如何使资金实现良性循环?乐清以公益创投的方式,积极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三方良性互动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2013年,共有9家单位积极认领15个公益创投项目,共计对接项目资金32.5万元。
基金会资金同样撬动了社会资本,共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2013年,乐清市社会组织发展资金会资助了25个社会组织创办的27个公益性项目。“一心一意”的“橙丝带爱心助学”、“牵手夕阳敬老爱心服务”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了2万元、1万元的补助金。“资金实现良性循环后,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公益组织的春天来了。”孵化园里的志愿者们发出同一个声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