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龙游县湖镇镇调解员张求水有一张远近闻名的“利嘴”。
靠着这张嘴,他说和了一对又一对剑拔弩张的矛盾纠纷当事人。24年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为群众讨回拖欠工资、工伤赔偿及伤害赔偿金1800余万元,为企业追回欠款达2000余万元,避免经济损失5800余万元,及时制止百余起严重事件的发生。
见到张求水时,他刚从外面调解一件交通事故回来。瘦瘦小小的他,嗓音略带沙哑。
张求水从事调解工作至今已有24个年头。熟悉他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张求水做调解工作竟能坚持到今天。因为这张“利嘴”,差点再也发不出声音。早在1997年,张求水在吞咽时有明显的异物感,去医院一查,发现是中晚期舌根癌。医生说,如果手术不成功,他很可能声带受损,永远失声。这对以调解为职业的张求水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两场手术下来,张求水的体重从60多公斤降到了40多公斤。好在手术还算成功。医生再三嘱咐,术后多休息、少说话。但调解工作不说话怎么行,镇领导也劝他调换工作,张求水却摇了摇头,出院仅仅一个星期,就重返调解岗位。
之后5年多里,他都是捧着药杯,边喝中药边调解。病魔没有打垮张求水,反而让他的意志更坚定,一定要把“劝和”的工作坚持下去。“当事人上法庭多半要伤感情,调解则能解开双方的心结,重归于好。”张求水说。
调解室里,有多处泼在墙上的茶渍痕迹,高的有两米多。不难想象,那些泼茶的当事人,当时的情绪有多激动。有时候,调解员会花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却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但张求水从来不埋怨。他说,调解的关键,就像他名字里的“水”字一样,要一碗水端平,透明公平、合情合理地对待每一起纠纷。
面对每天早上6时多出门,晚上9时多才回,周末也不能保证休息的丈夫,妻子也曾有过埋怨。而张求水却说:“当事人也要上班,我只能自己多牺牲一些休息时间。”
张求水现在调解不能长时间说话,“否则舌头就会不听使唤,但我也由此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听,听他们的心声,效果也相当不错。”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张求水的努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充分认可,甚至连其他县市的纠纷当事人,也会慕名而来找他调解。龙游县还专门成立了“张求水调解工作室”。
明年6月,张求水就要退休了。但是他说,只要别人有需要,他会继续在调解的岗位上做下去。
- 调解员老潘 他经手的纠纷,都不会留下后遗症
- 外来工触电身亡 调解员奔走半月为家属拿到68万赔偿
- 不管多大场面都能Hold住 调解员董老师凭什么
- 社区建维权站找民间调解员 杭州上城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化
- 余姚工会调解员化解劳动纠纷 称乐当职工"娘家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