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县豪楼”拷问扶贫机制
2013年12月26日 10:31:56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县级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后,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的质疑。
乐当贫困县,不愿摘“穷帽”,在一些地方成为不争事实。纵观海伦市的“申贫”手段,一个“哭”字道出了“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扶贫软肋。为了达到国家级贫困县标准,他们不惜弄虚作假,把全市农民原本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调整”为不足1300元,并称,70%的农户靠抬贷、借款维持生产生活,全市财政收入亏空高达3.5亿元;他们还到处拉关系、托人情,甚至不惜进京求助。正如当地一位机关干部透露,如果没有过硬关系和超常努力,这顶“帽子”根本争不到手。
“缩水”的数据屡屡奏效与“人脉”关系的公关效应,凸显贫困县评判机制中的监管漏洞。扶贫贵在提升“造血”功能,但现行的扶贫机制缺乏有效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只有排忧解难的政策倾斜和转移支付的好处,而无脱贫致富的路线图以及相应的考评、问责压力,怎能不让安享贫困,乐不思变的扭曲政绩观大行其道?难怪在海伦市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丝毫不提摘掉“贫困帽子”事宜,甚至在干部中出现有“规划”地掌控脱贫速度与规模的怪异声音。
“穷县豪楼”犹如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当地政府的奢靡作风和功利思维,更暴露出现行扶贫机制缺乏活力与动力的制度短板。
每日关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