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开始,我省便开始形成一个共识: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全省还将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形成破竹之势,并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治水难道不治气?当然要治。只不过从工作安排上来说,首先突出治水。这不但因为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人与自然都离不开水;更因为我省的八大水系相对比较完整,基本上都分布在省域之内,有利于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来。抓治水的同时肯定要抓治气、治地,一句话,抓整体性的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工作部署上的时间先后和重点突出,不应当用来反证内容的有无和工作的强弱——该抓的都要抓,“一个都不能少”。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难道不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当然也要推动。只不过是从政府作为而言,只能从产业准入和环保达标入手。这不但因为人口分布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而就业岗位又是跟着产业发展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因为在三中全会确立的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框架下,政府需要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而不能对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择业,有任何的“不当干预”。
在一定意义上,区域的产业层次和劳动力素质正因环保制约而改变。省领导亲自领衔挂帅的“浦阳江治理”,就是一个以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和劳动力素质优化的典型案例。浦阳江水出浦江,经诸暨、萧山,蜿蜒三百里后,汇入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万千年来,浦阳江孕育了长江下游最古老的稻作遗存“上山文化”,留下了西施浣纱沉鱼落雁的美丽传说,却因近年来小水晶行业的“野蛮生长”而被严重污染。
问题出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是千家万户的低技术、小规模和高度分散的小水晶企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未加处理的污水随意倾倒和排放,毁掉了这条清澈见底、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无可否认,创业的初期,作为块状特色经济的一个标识,浦江水晶产业的快速发展,曾为当地经济、就业和收入的增长,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为外省的农民工提供了20余万个就业岗位。但是,当我们长期沉迷于这些“进账”而忽略了相应所支付的高额生态成本时,我们就不免“老道失算”了。本来,我们也有足够的机会顺势应时,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获取更大辉煌的,但当我们小富即安时,却“大方”地隐去了这些生态成本。当科学终于验证了“铁律不可违”的无情,我们也开始饱尝生命之水被严重污染的苦果……
这次痛下决心的行业整治,源于民众的觉醒:“再也不能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医院里花钱了;”源于党委和政府依托这种自觉的当机立断和雷厉风行。整治已初见成效,撇去生态环境方面的进展不说,光是外来人口,就因此减少了7.7万人。低端产业的整治,明显挤压了相应的就业岗位和劳动力。
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全省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2348.3万人,已连续十四年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省外流入人口2062万人,占全省流动人口比重的87.8%。人口普查显示,10年间,我省外来人口增加了813.5万人,年均增长12.4%,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已从“五普”的1比12上升到“六普”的1比5。同广东、江苏、山东相比,最近10年我省外来人口增加的绝对量、增长速度、占常住人口比重都是最高的。
资料还显示,目前全省流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大约1795万人,占到流动人口的76%。其中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人口普查显示,外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59年,具有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外来人口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人应当痛定思痛了。就像吴敬琏老先生说的:“我们把资源都用光了,把环境都污染了,在国际上还打不完的贸易仗,我们这么干,到底是图个啥?”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有什么样的就业;有什么样的就业,就会有什么样的人口,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结论。低端的产业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就是这样复杂地纠结伴生,苟延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使浙江经济滑入了一条日见艰难的发展轨道。
然而,如此危害甚烈的生产方式,居然能20多年“不思悔改、山河依旧”,又全在于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鼠目寸光、麻木不仁。而此时此刻的政府,或许正忙着去种本该由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的“地”,却荒了自己该管严管好环境保护的“田”。
记得2008年间,广东省委、省政府曾审时度势,作出了一个促进产业和人口,由珠三角地区向粤东、西、北三个方向“双转移”的《决定》,以此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据媒体报道,2013年广东省GDP将破万亿美元,成为中国首个万亿美元区域经济体。浙江当下正在进行的以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和人口优化的举措,或许和当年的“双转移”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也冀望就此赢取一个转型发展的新天地。
(作者为区域经济研究学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