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软环境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数字速读】2013年海宁新设内资企业3397家,同比增长111.5%,新设个体工商户10378家,同比增长52.3%……
如此强劲的涨势,相当部分归功于海宁审批制度改革。该项改革于2013年3月份启动,10月份启动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截至11月1日,全市累计取消调整11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6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县市。
“100天办的事情,要在14天办完。10天办的事,1天办完……”海宁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审批改革办主任吴四新认为,审改的主要意义就是降低门槛、减少环节、让企业更快有效益。
以往企业总感觉办个执照、做个项目的前期审批特别繁琐,进入市场的周期很长。本轮改革中,海宁大胆推出了“先照后证”的企业上市登记制度改革。
11月19日,海宁发出第一张“先照后证”的营业执照,获证企业从递交资料带拿到执照仅用了1天时间。“过去办企业,就算请代办机构来做,没1个星期也根本拿不出来。”老板乐坏了。
同时启动的还有工业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六阶段审批”等试点。
日前,海宁敦奴时装文化园一期项目完成承诺并向社会公示结束,成为全省首个企业投资工业项目负面清单以外的零审批改革试点的实施项目。
该项目去年12月下旬申请启动零审批程序,10天之内,相关部门制定了企业承诺标准,并向社会公示7天,预计今年3月初即可开工。“若按照以往的审批,企业起码要经过20多个部门,上百个环节,审批时间需100多天。”企业负责人说。
“政府把不该管的事情退出来,变被动审批为主动监管、服务。”吴四新认为,这一项改革,从某种意义上,对整个投资领域上的意识上是一种变革,企业“主体”地位确立了,责任意识增强了,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