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月15日讯 眼下,“浙江制造”已打响品牌、走向世界。然而,产业技术工人教育培训的短板,成为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羁绊。对此,我们该如何破局?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
这次,民盟省委会提交的《关于培养造就一流的浙江产业技术工人的建议》,因为提交的时间最早,大会提案组将其编为第1号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2013年3月,民盟省委会启动有关我省产业技术工人教育培训状况的调研课题,民盟浙江省委会负责人带领调研组,深入工厂车间,倾听工人心声。同时,全省11个市的民盟市委会集体行动,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以及走访等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当前我省产业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存在“五多五少”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初级技工偏多,大专以上学历偏少;政策交叉重叠多,刚性“实货”少;企业放任自流的多,重视做得好的少;经费缺口比较多,监管统筹做得少;职业院校毕业生“回炉”的多,有职业归属感、胸怀职业梦想的少。
为了培养更多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委员们开出了5剂“药方”:把产业技术工人职业培训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现队伍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突出政策红利,落实各类企业职工培训教育经费,并建立监督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比如政府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构建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等,促进教产融合、校企合作等。完善技能评价体系,严格落实规定工种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有资格、再上岗。此外,优化社会环境,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制定技术工人最低工资的指导标准。
“这份提案,凝聚着民盟界别政协委员们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这次能够被列为第一份提案,更体现了重视和责任。期盼不仅提好提案,更要办好提案,共同助推科学发展。”全程参与调研和提案撰写的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徐向东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