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7日讯 现在的工业污染治理政策导向是“谁污染,谁治理”,结果是污染企业需要自行治理污染。
但现实是企业污染治理不专业、治理设施运行成本又高。大量企业没有能力去治理。
所以,现在有推行环保第三方运营模式的必要,比如让专门的环保公司来治污。他们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
这样企业可以从污染治理中解脱出来。专业环保公司达到合同要求并得到环保部门认可后,收取服务费就可以了。
政府则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对企业污染治理运行的监管。
省政协委员张蕴华——
提高农村自来水合格率
希望能高度重视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大力提高农村自来水的合格率。
农村水厂一般规模小、投资少,缺少较好的消毒设施;农村供水管网铺设时也多存在材质欠佳、管道老化问题;有关部门对农水自来水的监测也是非定期的。
希望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将大力提高农村自来水合格率纳入工作方案,争取2020年以前实现城市农村同水同质。
省工商联——
尝试污水治理市场化
现在治理污水,大多是财政拨款投入,各地各自为政,导致存在重复建设、拨款分配不均衡、地方保护等问题。
那么,是不是可以尝试将污水治理工作市场化。
比如在省级层面成立1家浙江省污水治理集团公司,在全省11个市各成立1家分公司。集团及子公司分别由省、市级政府来主导,由政府对全社会的污水治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实行统一的污水治理项目设计、开发建设、绩效考评等。
也就是说,政府要由原先的花钱办事变为花钱买服务,在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出合理的指导性和强制性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和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污水接入、管网建设和终端设施建设等项目。
省政协委员周永利——
治水要打通“断头河”
要我说,治水就要像治堵一样,什么意思呢?治堵打通了断头路,治水也要花力气去打通断头河,我看现在“五水共治”里,没有提到治理“断水”的这块内容。
我是绍兴人,绍兴是水乡,过去大大小小的水系很多的,彼此之间也是流通的,流动着的水水质总是不会太差的。现在为了城市建设,硬生生把水流卡断的有,把水系填起来造房子的也有,这条河和那条河之间都不通了,水质也越来越差了。
所以我觉得要像大禹治水一样,要去疏通,先治理好断头河的问题。
省人大代表陈众芳——
其实,治水也能致富
过去几年里,陈岙村从一个空壳村发展成为集体资产超过6000万元的富裕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千元提高至2.5万元。这一切的转变都源自治水。
以前的陈岙溪满是泥、沙,枯水期时,溪床上全是乱石、杂草;一到汛期,溪水变成洪水,漫至一人高。
后来,村里着手对贯穿全村的一条溪水进行整治,不仅解决了村里用水紧张的问题,多余的溪水有偿提供给附近缺水的企业和村庄,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0多万元的收入。
我建议,一些村庄迁出污染企业,打造休闲宜居的生态村,治水同时,实现从二产到三产的转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