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代表委员建言 为地方债套上“笼头”
2014年01月19日 07:57:45

  【代表委员名片】

  周德文省人大代表、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旺荣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主任

  余健尔省政协委员、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虞晓芬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

  地方债,这个略显专业的问题近年来突然升温。尤其是去年以来,我省经济增速放缓,关于地方债的议论日益增多。那么,地方债务为何呈快速增长趋势?风险有多大?如何降低风险?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债务增长,症结何在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去年全国两会的预算报告中。近几年,地方债务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原因有哪些?

  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导致地方政府负债快速增长有众多因素,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方政府负债快速增长,不可忽视体制性的原因。李旺荣代表说:“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分解的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很多支出项目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地方政府支出责任一旦超出其可用财力,就会导致地方财政债务加重。”

  除了被动举债的压力外,地方政府还有主动举债的动力。周德文代表和虞晓芬委员都提到,在政绩考核压力下,投资对GDP有直接拉动作用,让地方官员“面子上更好看,政绩上更突出”,这也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超越现有的能力和需求,盲目铺摊子、大拆大建、过度建设、超前建设,债务金额不断攀高。

  债务风险,究竟多大

  国际上对政府债务安全性的界定,比较认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两个临界值指标: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60%和财政赤字占GDP的3%。这两个指标,大体上可作为各级政府可参照的预警线。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个别地区之所以出现较高的债务风险积累,关键是债务总额高于财政收入,资不抵债。

  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虞晓芬委员说,地方政府负债靠什么去还?目前,大多数还是只能靠土地和房地产。一旦房地产陷入低迷,地方政府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李旺荣代表说,负债投资降低了社会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大规模启动的投资项目效率较低,尤其是机场、公路的重复建设项目,有些建成即亏损,给当地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过度举债,会严重削弱当地的经济基础,最后会像病人一样‘卧床不起’。”周德文代表表示,一旦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就会失信于民,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并给下届政府留下历史包袱。

  化解风险,如何下药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对症下药。

  当前地方债务最大的风险在于不透明。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不让地方政府债务出现无序蔓延和暗中积累,整体风险会得到逐步消化。对此,虞晓芬委员和周德文代表建议,各级政府借债,需得到同级人大的审议和批准,并根据当地未来几年可负担的财力适度负债,以此加强监督,控制债务规模。

  余健尔委员建议,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工程和民生工程投融资平台,多措并举,多元化筹集资金,解决地方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同时,加强对公共财政政策的风险评估,“项目投资对与不对,都要进行科学考量,尽可能降低风险。”

  从长期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代表委员们呼吁,在建立起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配体制基础上,建立严格的地方财政预算制度及其监管体系。

  李旺荣代表建议,应明确地方政府债务归口管理单位,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检测和预警体系,改进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制度。他认为,审计机关应及时调查和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风险,查找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余勤 编辑: 吴盈秋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9亿元5年期宁波地方债今起发行 票面年利率3.13%
  • 浙江获准今年试点自行发行地方债104亿元
  • 宁波委托中央财政代发行地方债券17亿元
  • 宁波今年地方债发行17亿 其中9亿用于轨道2号线
  • 自发地方债 考验地方信用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