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些农村地区,集市商店里满眼都是“娃恰恰”、“康帅傅”等山寨货,坑蒙农村消费者。在四川省金堂县赵镇弯弯街批发市场一家主营副食品的店铺里,人民日报记者发现既有正品的大白兔、徐福记,也有山寨的“小白兔”、“徐记”,包装极其相似。店主称,商品主要销往农村,山寨的七八块钱一斤,正品的二十四五块钱一斤,掺在一起卖,不容易看出来。
有人说,中国一些农村地区,已经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倾销地,“康帅博”干脆面、“口渴可乐”汽水、“粤利粤”饼干……这些“傍名牌”的假冒食品,成了农村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至于“山寨舒化奶喝倒一家四口”这样的新闻,似乎隔三差五就有听闻。岁末年底,去农村里的小集市看看,山寨食品批发和零售早就“正大光明”,这哪是什么新闻?
道理千千万,真相只有一个。这些乱七八糟的山寨货,如果拿到城里贩卖,肯定是不会有市场的。于是,专家将之解读为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监管者将之归咎于商贸流通体系。这些说法都很有腔调,似乎也有些道理,但眼下最简单的问题是: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管部门,其机构名称并没有“城市”的前缀,为何在监督执法中,偏偏对农村市场选择性失明?
农村消费者是要加强辨别能力,但如果小店内全是“三无”或山寨产品,你让他们如何去“理性选择”呢?源头上的病症,却要到终端销售领域求解,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换言之,就算农村消费者个个神经大条,但如果他们面对的市场是健康的、有序的,产品是合格的、卫生的,又怎会出现选择性难题?山寨货说到底是制假售假问题,如果生产领域河清海晏,如果流通环节的执法火眼金睛,农村市场又怎么会沦陷?
很显然,在制假售假者眼里,农村市场就是最好捏的那个“软柿子”。这与农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观念虽然有一定关联,但真正为假冒伪劣产品打开方便之门的,显然是一路绿灯的市场监管。山寨食品如此肆无忌惮,不是凭空变戏法幻化出来的,按图索骥或者顺藤摸瓜,查找取证并不困难,那么,除了偶尔为之的专项整治行动,常态执法将农村市场的山寨货列入惩戒的“法眼”了吗?
如果说,山寨悉尼歌剧院或者山寨埃菲尔铁塔不过是无伤大雅的玩笑,那么山寨食品就是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极大隐患。假冒伪劣产品如此之多,与其说农民不识货或城乡结构如何,不如查究一下市场监管部门的年终总结,看看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山寨货是从何而至,又去向何方。
农村市场是制假售假者眼里的“软柿子”,这究竟怪谁不够硬气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