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过节费、年终奖……随着公务员的一些隐性福利渐渐被取消,各项禁令不断,社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面是有的基层公务员在叫苦,认为自己收入不高,工作辛苦;另一面却是一些人的质疑声,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有权力,而且还有各种福利,叫苦实在不应该。面对这种对立的观点,专家指出,“为官不易”其实是回归正常,剥离特权光环,才能回归清正廉洁的公仆本位。
泰戈尔曾经说:“罗网是坚韧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时候我又心痛”。这句话,用于描述当前一些官员的心态,非常合适。
长期以来,公务员这个行业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提到公务员,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手中有权、工作轻松、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甚至还能有些“灰色收入”。
在当前“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的反腐强劲春风下,曾经让人无比羡慕的“官员群体”,自叹过得越来越不“自在”了。禁令频频之下,再加上全方位的监督,一些官员感叹“官不好当”、“官不聊生”。
抱怨:
昔日福利去哪了
“每天朝九晚五,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鸡肋’。”刘向南(化名)是杭州市某区的一名公务员,此前在企业打过工,自己创过业,2004年考上公务员。“都说这是个金饭碗,但这碗饭已经不好端了。”
刘向南的抱怨不是没有来由。从前年年底开始,他渐渐发现:一些心照不宣的福利渐渐“消失”了。
以往,天气好的时候,单位会组织出游。“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爬爬山、钓钓鱼、吃吃农家菜什么的。”刘先生说,有时候,单位还让带上家人。但从去年开始,这种活动就被叫停了。
逢年过节,单位会发一些购物卡,这些福利刘向南都很看重。“以往过年,买年货的钱就省了。”他说,今年春节就没发过卡,估计其它节日,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单位再没发购物卡了,这一块损失可大了。
每逢节日,单位还会发一些水果等农产品的提货券。而去年,这些也“不见”了。刘向南坦言,这些东西其实值不了多少钱,但拎回去时,总能让家人感到开心,因为这是“公家发的”。
“我承认在以前,这些福利还是不错的,但说公务员工作轻松,我就不赞成了。”刘向南告诉记者,他最怕三件事:一怕参与单位的重点工作,这意味着要增加很多工作,而且肩头责任太重;二怕单位的考核排名,时不时列出考核项目,要求也年年不同,压力很大;三怕超负荷加班加点,遇到上面领导视察,“五加二,白加黑”写材料是常事,家里也顾不上。
在一场朋友聚会中,当聊起一连串的作风建设规定,刘向南吐露出一丝无奈,没想引起大家的共鸣。老王说:“这年头,这也不行那也不准,当官还有啥意思?”另一位同在机关工作的朋友接过话茬:“是啊,现在正常的接待都东躲西藏。”还有一位也愁眉苦脸:“唉,你们都比我好,我一个交流干部在外地,马上四个轮子要没了,来回还得坐大巴”……
不少公务员有相似的感受。《新京报》近期一项对中国东、中、西部100位公务员的调查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认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更有93位受访者表示“公务员不好当”,部分人甚至开始考虑离职转型。
可即便有诸多抱怨,刘向南依旧会留在目前这个岗位上,“干别的,总是觉得缺了一份安全感,现在虽然拿得少了,毕竟是旱涝保收。”
欣喜:
新风劲吹一身轻
作风建设禁令之下,官员忧心忡忡,茅台不能喝了、公车不敢私用、礼品不敢收了、小金库不敢存了、灰色收入没了……不少人在感叹“为官不易”,却也有不少公务员由衷欢迎。
许峰在基层机关里干了20多年,在“禁令”之下开始了新生活。“最明显的变化是,会议结束后都取消了聚餐,虽然大家少了一个吃吃喝喝的机会,但对绝大多数与会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许峰说,可以名正言顺地“休身”养性,不用应酬喝酒,轻松多了。
令许峰拍手叫好的是,禁令让他从人情负担中解脱出来。过去,每到年底,单位总是购买一批贺卡和年货,让他们给上级机关、关联部门的领导送去。“每到年底都很头疼,一边是想方设法把几瓶酒送到领导家里,另一边是如何婉拒别人送上门的礼物,这都成了人情负担。现在好了,大家都不收,我们也清闲。”
嘉兴一名乡镇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一名普通公务员,收入是阳光工资,日常工作没有什么灰色收入,福利也一般,“八项规定”使权力受到约束和规范,让大部分人心理上的不平等感不再那么强烈。
“虽然福利减少了,但是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多了,可以看看书,陪陪家人,幸福感增强了。”在税务机关工作的小王说,对干部越是管得细、管得严,风气就越是向好。
网络上,网友们也给予了很多掌声。“如今都喊说深化改革,那就是要让老百姓顺心。割掉公务员不应该分得的这块肥肉,社会才会更加趋向公平,老百姓才会更顺心。”一位网友说。
但随着福利的减少,公务员涨工资的声音也不时传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指出,一提公务员加薪就反对者众,是因为人们都认为公务员虽然台前拿得不多,但台后捞得多,所以应该“晒一晒”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把不该有的福利都砍了,加大收入与养老、医疗等制度的改革力度,适时建立合理可行的公务员退出机制等。
回归:
剥离特权是真谛
回顾一下2013年以来出台的各项禁令,虽然堪称密集,但远远谈不上严苛,“严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不得超标准安排住房”……这些规范不是故意刁难,只是让官员的权力回归本位。
所谓“官不好当”无非是对公务员的职业规范执行得更严,让这一职业更加名副其实。对于“为官不易”的论调,民众乐见其成,并且期待整风力度继续加大。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20201人参与的调查显示,25.4%的受访者感到,一年来自己所在地的官员作风有所改进;但有66.4%的受访者表示,“八项规定”在当地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52.9%的受访者期待加大力度。当一些干部慨叹“为官不易”时,群众认为干部作风还有待改进。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公务员这一行业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早在3年前,温州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平阳县的一场公务员考试中,在考试时间结束时,一名女生突然下跪,请求监考老师多给她1分钟时间涂完机读卡。当要求被拒绝时,这位女生坚持跪在地上将最后5道题涂完再交卷,老师不收,她再次下跪。这一跪,暴露了公考的畸形生态和盲目心态。
然而,在3年之后,今年,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注册考生有30.05万人,初审通过的人数为26.08万人,但最终缴费确认后,有近4万人放弃,考试人数比去年少了8万多人,为近4年来最低。
有关人士分析,人们以前认为公务员这个职业很好,因此千方百计要挤进去;现在,严厉肃贪打掉了有权官员的非法收入,“八项规定”遏制了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有些人奔着福利去考公务员,结果产生落差。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应该回归到理性。
专家认为,从“官好做”到“官难当”,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说明一系列整作风、反腐败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官员的特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寻租腐败的灰色空间受到了挤压。
“为官不易”应成为一种常态和意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说:“公务员是一个神圣的、带有奉献性的、需要克服各种诱惑和压力的岗位,而且随着制度和管理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公务员要习惯在更多约束、更严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专家观点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吕元礼:公务员首先要强调公仆意识。在强调这一意识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公职人员的薪金水平,公务员毕竟是稳定的工作,大多数公务员的职业生涯是波澜不惊的,这既体现在职位晋升方面,也体现在薪酬待遇方面,没有大起大落。此外,公务员工资是高是低、是否应该提高公务员薪酬,这些问题倒在其次,前提是不能有任何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 省公务员招考笔试阅卷队伍以研究生为主靠谱吗
- 记者探访省公务员考试笔试阅卷点 实时监督严控误差
- 公务员醉驾担心饭碗不保 姐夫顶包双双获刑
- 2014中国睡眠指数:教师公务员最好 媒体人最差
- 想当公务员却不走正道 男子被“女友”骗去近30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