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7日讯 自己的教师,自己说了算。今后,浙江各高校可对校内教师职称进行自主评定。
昨天,浙江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意见》,下放权力。
岗位空缺,才有机会上
与许多职业一样,教师职称分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副教授与教授属高级职称,以往,需经省教育厅及省人社厅一道组成的职称评审委员会通过,才能拿证。
但是,这会导致一个问题:职称拥有者超过岗位所需数。简单说,就是有的高校教授数量超过所规定的比例。
“教授评定跟有没有岗位没关系,评和聘分离。”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相关负责人说。只要申请者达到某一学术水平,就能评上相应的职称。
“根据《高等教育法》,职称评定本就是高校所拥有的自主权。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做的。”负责人表示。
现在,权力下放后,各学校会按需要的岗位来聘用相应职称的人。“各学校总的岗位数是有规定的,根据学校规模、办学层次、学生多少、是否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等来决定该学校可拥有多少不同层次的岗位数。”这位负责人说。
这意味着,如果教授岗位已满,后来人就评不上了。只有等到岗位空缺时,才有机会参评。
3年一轮换,考核不达标就降级
那么,岗位何时才会空缺呢?
2010年,浙江省启动高校按岗聘任。2011年,基本完成这一转换。大部分高校是按照3年一聘任的方式,对聘用者进行考核和再评定。如聘用者3年内的表现不达标,将会遭遇降级。这时,就有岗位空缺。
算下来,今年正好是新一轮的聘用。趁这一时机,省教育厅和省人社厅下放权力,推出新方案。按需聘用将更为彻底,聘任终身制被打破。
评定权力下放后,还会出现两个变化。
高校可在大类之下细化各专业的评定标准,选拔更合适的教师。以往,评审委员会按大类统一标准一刀切地评定。可是,术业有专攻,有时,大类之下不同专业方向的学术着力点各不相同,无法统一评价。“比如,艺术类,有人擅器乐,有人擅绘画,统一评定并不合适。”负责人解释。
另外,“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特色,对人才培养进行倾斜。”
一般来说,评定流程是这样的:公布评聘计划(岗位)、个人竞聘、学院(系)推荐、学科评议组评议、评聘委员会表决、公示拟评聘人选、颁发证书和评聘结果报备等。评聘时,高校必须邀请一定比例的校外及行业专家参加。
每年,省教育厅和省人力社保厅会随机抽取若干高校进行复核。出现问题的高校会受到黄牌警告:评聘标准把握不严、程序不规范,造成教师投诉较多、争议较大或复核中发现问题严重。
本科高校在2016年底前、高职高专院校及成人高校在2017年底前,应全部实现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
- 工艺美术初级职称申报启动 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22日
- 职称外语考试6日起报名 考试时间为明年3月30日
- 浙江成国家工业设计师职称评定试点省份
- 宁波市中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已经占近六成
- 江北区委两新党建:上半年,全区共引进各类人才6055名,其中硕博士50名,高级职称45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