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当你潇洒地在用手机打电话,或者享受着液晶电视机中节目清晰的画面时,其实你已经用上了“TFT-LCD光学薄膜”。
“如果说电脑的核心技术是‘Intel’,那么‘TFT-LCD光学薄膜’就是液晶屏中的核心技术。”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指着桌上的光学薄膜演示架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张小小的薄膜,它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产业——方兴未艾的光学薄膜产业。
从博士到老板
张彦的公司位于宁波高新区一栋不起眼的工业用房二楼。一天上午记者辗转找到这里时,张彦刚刚送走一波前来考察的客商。电话仍在不停地响起,他的眼里有些充血,看得出很是疲惫。
“昨晚上,我十个月大的小儿子一直吐奶,我只睡了两个小时。”采访刚刚开始,坐在记者对面的张彦显得有些尴尬。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居家父亲,眼中写满对孩子的疼爱。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温和无争的男人,居然带领他的团队打破了国外对光学薄膜产业的垄断。
时间追溯到十年前。彼时,已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学位的张彦选择回国进入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工作,专门负责光学薄膜、特种薄膜的技术研发。在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张彦有着优秀的研发成果,享受着全球500强的高薪。几年下来,他掌握了光学薄膜从研发到量产整个环节的技术,更熟悉了中国乃至全球整个LCD产业的情况。
2008年1月,事业顺利的张彦却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只身一人来到宁波,开始他人生的创业之旅。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孤注一掷?其实,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一直希望做一家大企业,最好能够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但民营企业能够做到世界500强的少之又少。”提起逐梦之路,张彦的声音显得高亢和激动。
午睡后的发现
张彦所选择的行业是光学扩散膜,这是一个鲜有中国人进军的高科技领域。
2007年,在2位宁波民营企业家提供的800万元资金支持下,张彦和他的创业伙伴开始创业。在国内液晶屏产业链完全空白的环境下,他们注册成立了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宁波民营资本嫁接最新科技成果的案例。当年8月,激智科技又成功获得国际知名投资基金公司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创业路并不太顺利。当时,买一条国外光学薄膜的生产线需要2000万元,国内根本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类产品。资金不足,怎么办?张彦选择自行设计,然后委托国内厂家制造,但设计出的第一条生产线的良品率仅有60%。
张彦力排众议决定重新设计新的生产流水线。代价是已运行的第一条生产线今后将作废。经过5个月的设计,2009年3月,张彦的“新作品”投入试产。可这条理论上良品率应达到100%的新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光学扩散膜总有一些条纹。
琢磨了3个月,就在张彦苦寻对策之时,他的伙伴唐海江意外找到了答案。6月的一天,唐海江不知不觉趴在生产线边睡着了,醒来后发现光学薄膜上的条纹与涂布设备上的条纹有些相似。难道是涂布设备出了问题?这个惊奇的发现令所有人欣喜若狂。张彦立即对涂布设备进行检查,最终发现果然是涂布设备的某些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到位。张彦立即联系生产厂家进行改进,从而解决了“扫帚纹”的问题。
“扫帚纹”问题的解决,使激智科技产品获得了稳定的质量,保证了市场拓展的竞争力,并从生产技术上彻底打破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对该行业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做中国的3M
光有成熟的产品还不够,市场推广也是一道难题。2008年前,国内没有企业有能力制造光学扩散膜。激智科技作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产品根本无人敢试用。张彦凭借着在通用电气工作时认识的朋友,于2009年6月将产品打入京东方科技集团的电脑配套光学薄膜市场。先试用1000片光学扩散膜,订单总价2000元——公司的第一笔订单令张彦欣喜若狂。
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升,现在激智科技的系列光学扩散膜、增光膜和反射膜产品有了稳定的质量。产品线大到液晶电视显示器,小到手机、GPS导航仪等各种显示设备,不仅TCL、海信、长虹、康佳、创维、海尔等国内著名家电企业纷纷成为激智科技公司的客户,就连三星、LG、夏普、菲利普、苹果这样的国际大公司也成了激智科技的采购商。
不仅如此,公司成立至今短短6年,就在光学薄膜的关键核心领域,申请了25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授权的发明专利已有11项。公司的销售额,也从2009年的1025万元,一下跃居到2013年的3亿多元。激智科技也在短短数年间成长为国内光电显示薄膜领域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和最有技术优势的公司。
“我的目标,未来10年间,把激智科技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特种薄膜生产厂商,成为中国的‘3M’(世界著名的功能性薄膜制造公司)。”张彦指着身后的规划图告诉记者。蓝图上,是公司即将搬迁的4万平方米的新厂房:一幢幢高楼,已经拔地而起。
面对未来,张彦觉得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