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2日讯 近日,有网友爆料,永嘉县中医医院(以下称永嘉中医院)医护人员用“指纹膜”对付指纹考勤机,考勤作弊。有人质疑,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如果医护人员用这个办法不到岗,会耽误普通病人的看病,而且万一有病危病人需要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是否真如网友所说?温都记者经过多天暗访发现,这家医院确实存在有人用“指纹膜”考勤作弊的现象,被代为考勤的医护人员却不在岗。
有关人士称,指纹是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随意制作“指纹膜”用来考勤作弊,会扰乱单位的考勤;万一指纹因此泄露,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盗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网友爆料:
女子替多人“打卡”
4月11日,爆料的网友上传了3张图片,分别是一个装在墙上的黄色指纹考勤机、一女子考勤时的背影和停着一辆急救车的医院内景。微博写道:现在科技发达啊!指纹皮都可以做出来了……虽然没有指明是哪家单位,但急救车的背景及发帖位置在“楠江中路”等信息,让人猜测这是位于永嘉瓯北楠江中路的某家医院。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上这名网友,证实用“指纹膜”“打卡”的事发生在永嘉中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永嘉分院)。
这名网友说,4月11日下午1时许,他经过这家医院的门口时,看到不时有工作人员在传达室门口的指纹考勤机上“打卡”考勤。其间,他看到一名女子掏出一个塑料小盒,从盒里拿出一张透明的薄膜贴在手指上,然后放在考勤机的指纹采集区上。用这种方式,女子接连在考勤机上替五六个人“打卡”。之后,她往医院里面走去。
据悉,这种透明薄膜应该就是“指纹膜”。有人质疑,大庭广众之下,医护人员利用“指纹膜”考勤作弊有失医生形象,医院有些科室上班时间不见人,有人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勤作弊。
记者暗访:
“指纹膜”“打卡”并非个例
被代打卡的医生不在岗
网友反映的永嘉中医院医护人员用指纹膜代打卡的现象是否属实?记者就此进行了暗访。
镜头1:4月15日“指膜打卡女”替一人“打卡”
4月15日,记者在永嘉中医院门口看到,传达室内外设有两台考勤机,室内是脸部识别考勤机,挂在室外墙壁上的是一台黄色的指纹考勤机。传达室的保安说,医院上午8时开始上班,下午1时30分开始上班,上午、下午上班均要“打卡”考勤。医院部分工作人员用脸部识别考勤机“打卡”考勤,有些人则用指纹考勤机“打卡”考勤。
当天下午1时许,一名梳着马尾辫、身穿白大褂的女子来到指纹考勤机前,左手拿着几张大拇指指面大小的塑料透明薄膜。她先用右手手指把其中一张薄膜弄平,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拿着“指纹膜”放到指纹考勤机的指纹采集区。
“不通过”,考勤机提示打卡失败,女子用食指左右挪动“指纹膜”微调,但考勤机还是提示“不通过”。于是,她将指纹膜取下,调整后又把薄膜放到指纹采集区上。这时,考勤机发出“通过”的提示音。成功后,女子又将食指放入指纹采集区再次“打卡”。
两次成功“打卡”后,这名女子转身往医院的住院大楼走去,最后进入住院大楼7楼的“内五科”病区。
镜头2:4月17日上午“指膜打卡女”是医院医生
4月17日,在上午8时医院上班之前,记者又到这家医院门口观察工作人员“打卡”情况。
7时50分许,一名身穿连衣裙、手提绿色手提包的女子到传达室门口准备“打卡”。这名女子就是4月15日下午用“指纹膜”“打卡”的白大褂女子。
见前面有人在“打卡”,这名女子背对着指纹考勤机,做起了准备工作:她拿出一个塑料小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张“指纹膜”用手指捏着,然后转身。等前面的人用完后,她谨慎地看了看周边后,靠近考勤机。
同样,女子先用“指纹膜”打了一次卡,然后又直接用右手食指打了一次卡,两次“打卡”都是一次性“通过”。
完事后,女子没去住院大楼,而是去了门诊楼。到了三楼,她用钥匙打开了心电图室,进房间后把门关上。随后,记者向同一楼层的一名护士求证,得知这名女子是医院心电图室的医生。
镜头3:4月17日下午“指膜打卡女”又替3人“打卡”
用手指“打卡”,又用“指纹膜”“打卡”,且都提示“通过”,很明显,这名女医生在帮人打卡。
4月17日下午1时15分,“指膜打卡女”再次出现,她从门诊楼出来走到传达室。这次,她共打了四次卡,考勤机的回应都是“通过”。
记者发现,前三次她用了3张不同的指纹膜,考勤机显示的姓名分别为“潘A”、“何某”和“潘B”。最后一次她是用手指打卡,显示姓名为“吴某”。完成四次“打卡”后,这名女子回到门诊楼三楼心电图室。
20来分钟后,一患者从心电图室出来,“指膜打卡女”也来到门口。
“潘A医生在吗?”记者趁机问“指膜打卡女”。
“潘A医生不在这里,在体检中心。”她回答。
“那何医生,何某在吗?”记者再问。
“何某啊?他今天下午不在。”说完,女子回到心电图室。
当天下午1时50分许,记者去了这家医院的体检中心。体检中心一名女医生证实,潘A下午还没来。随后,记者打电话到永嘉中医院心电图室问潘B是否在办公室?接电话的女子回答:潘B不在,今天下午休息。
至此,记者确认“指膜打卡女”用“指纹膜”代为“打卡”的“潘A”、“何某”、“潘B”三人当天下午均不在岗。
镜头4:4月17日中午三男人反复实验用“指纹膜”“打卡”
4月17日,记者还看到另一幕:3名男子用“指纹膜”在指纹考勤机上进行数十次的打卡实验。
当天中午12时30分许,3名年轻男子走到这家医院指纹考勤机前。3人都戴眼镜,分别身穿黑色外套、红黑相间的衬衫和红色西装外套。他们手里也拿着塑料小盒子,盒子上写着姓名,里面装着拇指指面大小的“指纹膜”。
“衬衫男”先使用“指纹膜”“打卡”,连试了10多次,考勤机的回应都是“未通过”。随后,“西装男”开始实验。同样,考勤机还是连续提示“未通过”。记者在一旁问:“你们打卡,手指下面怎么还垫个东西?”
其中一人回答:“这个……指纹不够(用)啊。”
紧接着,“衬衫男”再次尝试打卡。这次,考勤机终于回应“通过”。
把“指纹膜”从考勤机上拿下后,“衬衫男”对另外两名男子讲解怎样才能成功打卡:稍微往一边来点。
其间,见他们打卡屡屡失败,记者上前问,直接用手指头打卡,不是更方便?
“衬衫男”回答:“这样,有意思点。”
最后,轮到“外套男”实验,结果也是多次“未通过”。他有些丧气:“这样打卡,心理压力太大了。”“衬衫男”在边上鼓励:“你可以的。”
这时,有人过来“打卡”。3人见状,收拾好指纹膜离开了。
此外,经多天蹲点暗访,记者发现永嘉中医院职工用“指纹膜”“打卡”的现象并非个例。除“指膜打卡女”和反复实验的3名男子外,还有一些人也在用“指纹膜”“打卡”考勤。
警方提示:指纹被看做个人的流动印章
他们用来“打卡”的“指纹膜”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店铺在卖“指纹膜”的制作材料——硅橡胶。其中一家店铺的店主介绍,硅橡胶是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特别重要的一类,可用于医疗器械、人工脏器等,也可根据需要加工成管材、片材、薄膜。店主说,有些买家购物时向他们询问能否用它制作“指纹膜”,并明确表示是用来应付考勤的。
记者从这家网店购买了硅橡胶,经过简单的操作,一个硅胶套状的“指纹膜”顺利地制作出来。经实验,这个“指纹膜”能被指纹考勤机识别。
警方有关人士介绍,指纹对一个人来说具有特有性,属于个人隐私,被看做是个人的流动印章。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时,往往把指纹当成重要的线索。如今,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询问笔录、民间借贷、上班考勤、买卖合同、指纹门禁、保险箱指纹锁等。
他说,如果把指纹复制在—张膜上,并且图—时方便随意外借,就相当于将身份证借给他人,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扰乱单位的考勤秩序,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 正风肃纪 | 舟山1名党员干部脱岗赌博被纪委公开审理
- 舟山一党员干部脱岗赌博被纪委公开审理
- 挖水渠 拓河道 打卡口 瓯海洪水污水一起治
- 温州“脱岗姐”受行政处分 “赖床站长”被免职调岗
- 温州“脱岗姐”受行政处分 “赖床站长”被免职调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