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镇海法院审理一起赡养案,起因是让很多老人疯狂、让很多子女抓狂的保健品。
镇海的谷阿姨今年68岁。2003年,谷阿姨丈夫过世,因为儿女都已成家,工作也忙,谷阿姨成了空巢老人,经常感觉寂寞,后来还患上了抑郁症,看了好几回心理医生也没效果。
谷阿姨说,最后治好自己的是“保健品”。
2003年,一个朋友来看望她,听说她精神消沉,就劝她“买点保健品保养保养,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
经朋友点拨后,谷阿姨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买了点,效果倒不好说,但参加保健品讲座时,和年纪相仿的“保健品爱好者”交流时,谷阿姨明显感觉心情愉快。
2004年,谷阿姨去杭州帮大儿子照看孙子,又进入了杭州的保健品圈子,经常是没吃完就买,养老金不够了就动用积蓄,或者问儿子要。看着家里堆得小山一样的保健品,儿子劝谷阿姨节制一些,但她听不进去。
在杭州的几年间,谷阿姨花了10多万在保健品上,积蓄几乎用尽。
2012年,儿子有一次稍稍说重了几句,谷阿姨一气之下回到宁波,住进小女儿家。还是因为买保健品的事,母女俩也有了矛盾。
去年年底,有个保健品公司邀请谷阿姨去香港参加公司年会,谷阿姨很想去,问女儿要3000多元交通费。女儿一口拒绝,还说了几句“今后不会再给钱了”之类的话。谷阿姨气得搬去了外面。
今年2月,谷阿姨把儿子、女儿一起告到镇海法院,要求他们每人每月各给自己1000元赡养费。
子女得知被起诉后,向法官道出苦衷。
“我们确实没有每个月给赡养费,但只要她钱不够了开口要,基本上我们都是要多少给多少。可要是买保健品,我们真是不敢再给了,那是无底洞啊,就算有效果,家里没吃完的还有好多呢……”
法官向谷阿姨核实,她承认子女说的是事实,但还是觉得自己很委屈。“前两年我老家拆迁分到两套房子,给他们一人一套,对他们多好啊,可他们呢,整天忙自己的,还不许我买保健品,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知道问题症结后,法官一方面劝谷阿姨理性对待保健品,毕竟子女赚钱也不容易。一方面让子女体谅谷阿姨的心情,平时多抽时间陪陪她,分散她的注意力。
昨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子女答应每人每个月给谷阿姨900元赡养费,谷阿姨也答应以后会少买保健品。
承办这个案子的张法官说,因为买保健品起诉到法院的事情不多,但老人沉迷保健品的情况现在很多见,有些子女认为把钱给父母就算敬老爱老了,但很多时候恰恰缺了一句问候一份陪伴,老人只能将精神寄托别处,其实,子女的关心体贴才是老人最好的保健品。
- 卖2000元一盒的花粉 连保健品标志都没有
- 4万元保健品吃毁容 “如新”遭浙江消费者投诉
- 4万元保健品吃毁容颜 “如新”公司遭浙江消费者投诉
- 4万元保健品吃毁容颜 “如新”公司遭浙江消费者投诉
- 保健品里藏“伟哥” 温州公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