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世界、一种社会秩序与意义秩序。文化礼堂作为农民的精神文化空间,更是乡村日常的生活空间。打造文化礼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村庄作为一个“社区”的营造过程,包含人、文、地、景四个面向。
首先是“人”,没有人就没有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化,文化礼堂就是农民文化生活样态的体现。礼堂建设要从“人”做起,要研究当下乡村社会的人口状况,从社区居民共同需求出发,经营人际关系,创造生活福祉。村庄不是因为毗邻而居自然形成社区,而是彼此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其中的生命共同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的与心理的联系关系;另一个是人们与他们生活所在的环境之间,形成的社会与心理的联系关系。这两种生命共同的联系关系正是农村文化礼堂作为精神家园和日常生活空间存在的前提。因此,文化礼堂的建设应该是一种内发的营造,首先要完全尊重每个村庄独特的历史和个性,引导出这些蕴藏于自己社区中的人事物,成为展开行动的基础。进而通过更多的沟通交流,找到彼此共同关切的议题,通过议题促发集体行动,从而建立社区意识。每个村庄的居民属性不同,衍生的共同需求自然不同。因此,如何掌握村庄的属性,了解其共同需求,进而运用创意找出解决之道,其行动内涵就是社区对“人”的营造,换言之,就是营造具有社区感的文化礼堂“主人”。
其次,“文”的营造是文化礼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艺文活动的经营以及终身学习。具体行动应该包括地方文史调查整理、策划及举办地方曲艺、民俗展览、民间艺术、地方节庆祭典、生老病死各种人生礼仪等等,目的在于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并藉着对社区的深入了解而强化在地认同。浙江试点的内容相当丰富,实践表明,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有效地面向农民群众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宣讲理论政策、展示乡土文化,传授文化知识、开展文体活动,打造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比如浙江临安的“文化礼堂”分为综合型和特色型。综合型的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有礼堂和学堂,还有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和艺术廊;特色型的则不拘泥于面积大小,一般有学堂和“五廊”。各廊名称可以根据各村特色、需要及村民意愿自定。由于互动和沟通的平等性,礼堂形成的公共意志和共同文化能被多数人所自觉认同和接受,其中的思想、观念及习俗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在“地”的营造上,指的是人们面对土地的态度,包括对待乡村有形的与无形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加以思索与选择,让好的元素得以在新的时代中持续延展。大地是最真实最丰富的史书,乡村一切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独特的大地景观。“土地是农民的根,文化是农村的魂,只有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这里的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文化礼堂就是农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最佳的宣传阵地和传承平台。“对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特别要挖掘和弘扬传统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又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明”。
第四,是把礼堂作为社区独特的景观来创造,作为生活环境来永续经营。这也是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着特定的空间,以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徜徉散落在山水间的古村落,精于堪舆的风水选址,熟稔生活的房舍定位,高低错落的运用之妙,本地材料的组合之巧,四季节庆的活动安排,婚丧嫁娶的迎来送往,都能各得其所,从容得当,令人感佩。农村文化礼堂的所有用材、色彩一定来自这块土地,它应该融入山水,融入每一个农民的人生,这才是乡土的色彩,才是乡村生活的色彩。礼堂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必须以这个建筑和空间作为情境展现出来,才能显示出其一致的协调性。一个具有社区感、让居民自豪的社区,势必在景观上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因此,鼓励居民关心居住环境,透过集体努力甚至自力营造来创造更具有品质的生活空间,是文化礼堂建设十分重要的工作。
可以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标,不只是在营造一个公共空间,实际上它已经在继往开来地建造一个新农村,营造一种新文化,塑造一代新农民。
- 启村民智浓乡邻情聚万人心 文化礼堂的普陀样本
- 省援疆指挥部领导调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 26名阿克苏地区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赴浙参加文化创新班暨浙江农村文化礼堂考察活动
- 江山:山村“影院”,日夜不歇
- 26名阿克苏地区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赴浙参加文化创新班暨浙江农村文化礼堂考察活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