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不久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批发采购平台1688网站的一场大促中,义乌小商品市场再次展示了“世界超市”的实力,令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侧目——单日成交额突破6.92亿元!这一成交额,也是义乌所有商家线下单日平均成交额的近3倍。
从传统市场的现金易物,到如今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浙货行销天下的通道越走越宽。“电商换市”渐成气候,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今年一季度,全省实现网络零售总额1122.05亿元,同比增长67.1%;全省居民实现网上消费616.12亿元,同比增长55.3%;实现网络零售顺差505.93亿元。
“卖全球”的浙货网络销售体系基本建成,不少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浙货,开始行销天下。缙云县舒洪镇姓王村村民李子杰经营着一家土索面合作社,在淘宝网“丽水特色馆”,他的土索面与当地的200多家商家、2000余种特色农产品一起,卖向全球。“每次新鲜的面一做出来,就很快被抢到断货。”他惊叹道。
有了电子商务,市场就“搬到了”家门口,销售渠道大开。义乌青岩刘村、临安白牛村等一大批“淘宝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浙江大地。淘宝网(含天猫)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达数百万个,不仅加快了浙货外销,而且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许许多多的农户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将以前无人问津的山珍土货卖到大江南北,实现了收入倍增。
根据我省出台的电子商务拓市场实施方案,在今年年底之前,淘宝网的“特色浙江”商品馆内,全省11个市都将开出特色商品馆。
“触网”,还让传统市场催生出新业态。在1688采购平台上,湖州织里童装产业带成为国内第一个在线产业带,上线短短两个月核心供应商数量就翻了一番,在线交易额实现302%的高增长,吸引了1600多家企业入驻。织里并不是传统市场“触网”的个例,临安小核桃产业带、桐庐笔产业带等30余个线下的产业集群,都已经抱团上网,既保留了特色的地域产业名片,又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网络消费迅猛发展,配套服务也在跟进。杭州大塘新村51幢底层,有一个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居民王美玲的信件、快递包裹都在这里取寄。她说:“快递可以寄存在智能包裹柜里,凭短信里的动态密码就能取件。”不仅是杭州,绍兴、金华、温州、宁波等地也都开出了便民“E邮站”。今年底前,全省“E邮站”将建成1500多个,为居民提供24小时自助投取包裹服务,打通网购“最后一公里”。
电商服务的触角还延伸到广阔的农村。近日,在青田县贵岙乡村邮站,村民张同义缴清了自家的电费,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网购了一对新枕头。贵岙乡村邮站是我省“电子商务进万村”的加盟服务点,像这样的服务点全省已经启动了1000多个,3年内将基本覆盖全省,超过一万个服务点将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收包裹等服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