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办公厅举行论坛,交流下基层调研的心得体会。上台发言的10名干部话语生动、用词质朴、话风清新,散发着浓郁的“泥土味”。
笔者全程听下来,如沐春风,觉得有三个亮点:一是精练,开门见山讲事情,没有一句废话,均控制在10分钟内;二是原味,到基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用事实说话,原汁原味,不加修饰;三是犀利,单刀直入,提问题一针见血,查原因入木三分,提建议启人心智。
下基层调研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这些年来,各级机关干部也没少下基层,但基层群众为什么常常不买账,不乐意向机关干部“掏心窝”说话?原因还得从机关干部身上找。一些机关干部到乡村开口闭口“GDP”、“环比”、“幸福指数”,文绉绉的,不把群众搞晕才怪。如果改用“家里收成怎么样”、“收了几担稻谷”等大白话,多拉拉家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机关干部大多与文字、数据、信息为伍。工作性质使然,逐渐形成具有机关特质的语言文化,动辄“增强”、“提高”、“统一”,随处“规范”、“制度”、“科学”。这些打着机关烙印的话语,干部们听起来习以为常,但在基层群众听起来,就是远离百姓的“官话”了。
机关干部要去掉“官话”,说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就要拜群众为师。群众是真正的语言大师。群众的语言来自田间地头、渔场作坊,在生产、生活的沃土中不断开出鲜活的思想花朵。像“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蛤蟆头也有三出戏”、“不会撑船怪河弯”等约定俗成的谚语、俚言,都是从火热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浅显,道理深奥,极具魅力。毛泽东同志善于运用群众的话语,常常信手拈来。他批评一些人说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与群众的心有多近,话语就有多亲。会讲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真心实意放下身段,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日积月累,何愁讲不出飘着泥土清香、瓜果气息的话语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