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朝九晚五的工作,挤占了小年轻菜场买菜的时间,下班晚了,他们只能挑马大嫂们拣剩下的。
日前,舟山市的电子菜场问世,改变了传统的买菜方式。只要轻点手机,通过网页、微信、电话下单订购,蔬菜瓜果、肉禽蛋类、生鲜水产等上千个品种,能直接送货上门。电子菜场,能否真正让买菜变得轻松?
“80后”上班族严惠飞,是一枚地道的网购族。舟山电子菜场一出现,她就瞄准了这块“新阵地”。
打开手机网页的电子菜场,品种还不少,有蔬菜生鲜,有南北干货,还有粮油副食等。网页上不仅有价格、商品编号、产品产地等信息,还有推荐菜谱。
“1份带鱼10元,1包红膏蟹25元,1份生菜1.5元……跟菜场价格也差不多,而且网上买满20元,还可以免运费。”严惠飞一边选货,一边盘算着价格。她把包心菜、黄瓜、西红柿等6样蔬菜加进了购物车。
次日中午11时,蔬菜就被送到家。严惠飞惊喜地发现,配送员从保鲜箱里拿出的蔬菜,一旁的冰袋还是硬的,鲜绿的菜叶也带着凉意。她特意拍了照,把网上买菜的成果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
“以前,我们上班族买菜做饭跟打仗一样。”严惠飞家住定海老城区,工作在新城,朝八晚五,她每天下班后去超市,只能买到剩菜。再经过一番蒸煎煮炸,不到晚上7时,饭菜难上桌。
“买菜难”的遭遇,给了电子菜场施展拳脚的机会。舟山电子菜场上线第一天,网页浏览量爆棚。不到一个月,会员总数已经接近1000人。“基本是年轻人,他们对蔬菜生鲜的品质有更高的要求。”舟山市菜篮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燕杰说,目前,电子菜场每天能接到70多个订单,订单数还在不断增长。
这个存在于手掌上的“菜篮子”,还有着田头直供的蔬菜货源。
热了戴“太阳帽”,冷了开取暖器,渴了喝滴灌水……在定海区马岙自营蔬菜基地的智能玻璃大棚内,蔬菜瓜果享受着特殊待遇。
“这里的黄瓜长得笔挺,西红柿也不会‘咧嘴’,都是标准的模样。”趟着露珠,蔬菜基地综合科科长王天祥查看着蔬菜苗。在他头顶的大棚上,黑色遮阳网可以自由开合,按下按钮,就可以控制大棚的采光量。
下午3时,配送车来了。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被搬上了车。半小时后,菜被分类打包,进入定海区的菜篮子直供点分装。但这些蔬菜并非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配送,“比如容易萎蔫的叶菜,如果送货的地方比较远,那就得先打包,先送货。”配送员一边忙碌一边告诉记者。
每天,从马岙蔬菜基地送出去的蔬菜有700斤左右。这700斤蔬菜,不仅是电子菜场和菜篮子直供点的订单,也增加了周围种植户的收入来源。
住在新晨颐景园的钟聪慧发现,家门口多了一排颜色鲜艳的柜子,“原来这就是电子菜场的提货柜。这样,家里没人也可以配送。”
每个柜子,都是一个“私人保鲜箱”。收货人不在家,配送员会把生鲜蔬菜和冰袋一起放进柜子里。这时候,保鲜箱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冰柜,保温可长达4个小时。只要配送员打开柜门,钟聪慧在手机上同时也会收到一条短信,提示她蔬果生鲜已经送达,并附上一条开箱密码,“下班回家,按下密码柜子就自动开了,然后把菜拎回去,很方便。”
目前,电子菜场每天送货两次,分别是早上9时30分到12时送一次,下午3时30分至6时再送一次,网站用户还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送货时间。
在舟山市菜篮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燕杰的设想中,电子菜场还有着更大的推广计划,“下一步,我们打算把自助买菜的终端设备放进每个小区,人们会感受到菜场的距离更近了。”
- 利薄生意少 北仑大碶菜场海鲜生意难维持
- 杭州:违规在马路市场卖活禽 最高拟罚1万元
- 杭州全面改造活禽交易摊位 部分菜场有望7月前开卖冷鲜禽
- 杭城菜场10831台电子秤 统一贴上“身份证”
- 专家把脉咏归菜场 引进特色商品开拓新渠道才是正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