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1岁的萧日法都要沿着山路检查维修电力线路。这样的工作,萧日法已经重复了26年。
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盛伟 通讯员 郑怀化 侯宝宁) 从江山市区一路向西南方向山路行进80公里就是张村乡双溪口村。小村与福建浦城和浙江遂昌交界,不仅是江山市最边远的乡村,也是衢州市辖区最边远的山村。
双溪口村占地139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4个澳门特别行政区,却只有600多常住居民。这几天正是山里的多雨的季节,山洪不断地冲刷着电线杆的基座。每天,51岁的萧日法都要骑着摩托车检查维修线路……
类似这样的工作,萧日法已经重复了26年。因为萧日法,村里从来没出现一次用电事故。如今,双溪口村已经列入了江山市迁移下山的村庄之一,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居民将越来越少,村庄甚至有可能消失。
“只要村里还亮着一盏灯,我就要为他们服务,我舍不得他们。”萧日法说。
亲历
爬山两个小时,只为独居老人换灯泡
前天,记者从衢州驱车近四个小时来到群山环绕的双溪村,住进了萧日法的电工房。电工房条件简陋,但被萧日法夫妇收拾得整洁温馨。一儿一女已经都在外地,妻子刘爱清成了萧日法的“专职保姆”。
山里的生活自然而质朴,鸡鸣三声后天已蒙蒙亮,云雾缭绕的山村如同仙境一般美丽。
妻子刘爱清起床了,她要为萧日法准备早餐。萧日法呼呼啦啦地吃完,转身打开电脑,看看供电局内部网上有啥信息动态。
山里连日大雨,山洪流水冲刷着电线杆,如果不及时检修,也许会造成事故。这些天,萧日法的日常工作重心就是检查电线杆。
萧日法骑上摩托车,沿着山路一路检查。他查得很仔细,不会轻易漏过一根看似坚固的电线杆。
上午九点,萧日法的手机响起,电话是在山顶独居的八旬老人王尚芝打来的,老人说,家里的灯泡又不亮了,屋里太黑,没灯不行。
萧日法对王老太太很熟悉,这是一个独居多年的老人,房子已经破败不堪,萧日法已经多次上门为她检修线路或者换灯泡。
摩托车沿着山路行进了半个小时,来到一座山峰脚下。萧日法从后备箱里拿出一套长袖衣服和一双雨靴递给记者:“没路了,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上山,山上野蜂多,还有毒蛇,穿上这个安全。”
两个小时的攀爬,记者已是汗流浃背,体力几乎不能支撑,腿上不知道何时被野蜂蜇了口,红肿痛痒。
萧日法倒是气闲神定,一脸轻松。成群的野蜂也不曾叮咬他。“习惯爬山了,这点山不算啥,野蜂也是熟人,基本不叮我了。”
80多岁的王尚芝已经在房前等候了,看见萧日法,老人亲人般地拉着萧日法的手,两人用江山方言寒暄着,看上去就像一对母子。
检修的结果是灯泡坏了,萧日法从电工包里拿出灯泡换上,漆黑的土房子里又亮堂了起来。萧日法检修了一下线路准备告别。
王老太太强拉萧日法吃过饭再走,萧日法婉言拒绝。又拿出钱来要给萧日法,萧日法依旧拒绝。最后,老人从鸡窝里掏出两枚鸡蛋,塞进萧日法的电工包。“这是惯例,她不好意思让我出钱买灯泡,鸡蛋不收下,她会真生气的。”
下山后,萧日法午休片刻,又开始检查电线杆。手机也不断地响着:有村民家里灯又不亮了,有的线路变压器跳闸了……萧日法不断地爬着山,不断地检修着。
故事
因为检修,他失去了右脚中趾
萧日法出生在双溪口,那时候双溪口还叫双溪口乡。
萧日法从小对电痴迷,小时候就喜欢用干电池做成简易的小挂灯照明。在那个年代,萧日法的小发明一度成为十里八乡交口称赞的话题,这让萧日法很受用。“我的最大梦想就是一辈子和电打交道。”
1988年,萧日法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农电工,开始与农村电网打交道。
因为兴趣和责任心,这些年来,萧日法所在的辖区从来没有出现用电事故。但因为维修电力,他的右脚永远失去了中脚趾。
那是199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大雨倾盆。村民刘芝松家里墙体受损,导致电路受潮停电。那时候山村公路尚未修好,萧日法走了3公里的泥泞路赶去维修。
维修时,一块钢板正好砸到了萧日法的右脚,鲜血直流。萧日法没有在意,而是继续修理。等到去医院治疗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截趾成了唯一的选择。
因为这个,妻子刘爱清特别自责。“要是我一直跟着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意外了。”
从此后,只要有空,刘爱清都会陪着萧日法一起去检修。
2008年南方爆发了罕见的雪灾,大雪封山之时,萧日法背着发电机发电为修建工人提供备用电源,刘爱清为检修电工烧饭烧水送到山顶。这些温暖的故事,至今还在衢州电力系统传颂。
心愿
愿为山村最后一盏灯坚守
因为山高路远,双溪口村人口每年递减。近几年来,江山市推行下乡扶贫搬迁工作,双溪口村成为搬迁对象。如今,这里居住的大都是无力搬迁的困难户和不愿搬迁的老人。
萧日法的女儿已在外地上班,儿子也已在城里上大学。早已具备搬迁的资格,但萧日法却不愿意搬迁。
“在这里做农电工这么多年已经有感情了,这里的老人需要我,一旦我离开,他们会孤单,我跟这里的留守的村民和组织承诺过,只要村里还有一盏灯,我就不搬迁下山。”萧日法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