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元通街道青莲寺村,部分已拆违猪舍正在复耕。李鹤琳 摄
浙江在线5月22日讯 (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李鹤琳) 海盐县元通街道永福村农民周忠良发现,家门口那条小河,最近又有鱼儿出没了,这是近几年来第一次见到,“臭味减轻了,河水干净了,生猪退养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周忠良是永福村的养殖大户,去年6月县里开展“三改一拆”,他卖掉了自家的1000多头猪,拆除1500平方米违建猪舍,土地全部实现复耕。看着村里变得整洁,周忠良和村民都很高兴,但转眼又犯起了愁:除了养猪不会别的,大片复耕土地也基本闲置,大家都不知道该种点啥好。
生猪养殖,一直是海盐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以来,海盐的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违建猪舍也开始大量涌现。据统计,全县共有猪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养殖户近3万人。其中,违建猪舍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
养猪给农民带来收入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一些生猪养殖密集区域,养殖总量已超过土地和环境的可承载力。部分排泄物直接进入河网,地表水污染有一半源于生猪养殖。2008年以来,海盐县仅用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投入就有2000多万元,但多次整治后仍反复污染,无法根治。
一边是环境保护,一边是产业转型。双重压力下,海盐县从去年开始将“三改一拆”和生猪养殖业集中整治紧密结合,通过与养殖户签订退养协议逐步清退养殖场,2013年,共拆除涉及6461户的违建猪舍86.42万平方米。
督查组在元通街道青莲寺村走访时看到,部分拆除违建的土地正在挖土复耕,有些地方种上了桂花、红枫、香樟等苗木,环境洁美,与不远处一些尚未拆除的猪棚形成鲜明对比。但据一些养殖大户反映,大部分拆违猪舍实现复耕后,并没派上用场。
“环境好,大家都高兴,只是不养猪了,我们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周忠良告诉记者,许多养殖户和他一样,对复耕的土地如何利用心里没底,村里也拿不出指导意见。退养后,大麦等饲料作物收购价格下降了不少,特别是近期猪肉价格短暂回升,部分已签订退养协议的养殖户又开始等待观望,甚至对拆违抱有侥幸心理,“种苗木、种葡萄,隔行如隔山,技术也没有,适应起来有困难。”
据海盐县副县长高海华介绍,去年以来,县里针对转产开展帮扶。除发放生猪退养转产补助外,还出台转产优惠扶持政策,并提供技术服务。但他也承认,与拆违推进的高效相比,转产服务相对滞后,对养殖户的帮助有限。而转产不顺,后续拆违自然会面临阻力。
县里编写的《生猪养殖转产转业技术指南》,总结了适合海盐的34个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涉及粮油、蔬菜、水果、蚕桑、畜牧、水产等产业。“但是,由于技术、成本和产出等因素,不少农户对我们现在提供的种植'菜单'兴趣不大。”高海华说。
“转产之路,我们和村民都在摸索,这个过程肯定是困难的,但也是必经之路。"海盐县“三改一拆”办副主任赵小龙说,“尽快发展特色农业,培养生态产业链,是解决当前困境的突破口。”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