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旁观者”【笔名,财经自由撰稿人】
中国财政部日前宣布,在浙江、上海等10个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尽管债券还没发出来,偿还更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但可以预见的是,“还债”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试点地区的工作会议中。“当家才知柴米贵”的心态或将促使地方政府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为地方债务风险被打通一条“引水渠”。
高企的融资成本,一方面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很难以平台企业实际盈利来覆盖债券票息,只好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庞氏模式解决燃眉之急。由此,一些地方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
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政府发债募集的资金纷纷流向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
去年以来,高层频频吹风,称要改变GDP考核政绩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改革,试点地方债自发自还就是其中一个步骤。至此,中央要淡化GDP考核以遏制债务风险的意图已十分明朗。
地方债自发自还,一方面给地方政府的负债冲动降温,另一方面,由于离任审计制度的完善,地方政府官员“我离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心态也将减轻。还债,将成为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责任心的一种体现。而另一方面,相较于此前由融资平台作为发债主体,政府信用支撑下的“准市政债”无疑将会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这也将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
从此前几期试行自行招标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来看,出于维护政企关系等考虑,还存在着当地银行抢购地方政府债券的情况,导致此类地方政府债券的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首批试点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的额度仅为1092亿,这相较于中国近30万亿的地方债余额不啻于杯水车薪。
-截至2013年6月各省市的政府性债务与GDP的对比图(单位:万亿元)由图中可见,大多数地区的负债与GDP有正相关性的。
但试点的出现,也意味着未来进一步扩大改革的可能。或许终有一日,自发自还的涓涓细流将彻底疏通地方债风险,我们拭目以待。
以浙江为例,根据审计署今年初公布的审计数据,截至2013年6月,浙江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5088.24亿元,而在半年前,这一数字仅为4323.22亿元,半年时间内负债增加了17.7%。但浙江地方债总体可控,规模与经济相适应。这次浙江进入10个省市试点之一,对缓减债务压力更是“如虎添翼”。
总的来说,地方债,发债虽易,还债不易,此次试点,浙江还要且行且珍惜。
编辑|余列平 投稿邮箱| zjshiju@126.com
- 什么叫地方债“自发自还”?
- 浙江地方债试水“自发自还” 今年我国在10省区市探索市场化发债
- 浙江地方债将试点“自发自还” 向市场化发债迈进
- 浙江地方债5088.24亿元 总体风险可控
- 代表委员建言 为地方债套上“笼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