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问路浙江民资”。浙江新闻APP浙江时局“经济四人谈”栏目日前举办了首场思享会。这场思享会由浙报集团浙江数字采编中心主办、腾讯大浙网协办。
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省发改委副巡视员谢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这四位浙江一流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不谈风月、谈浙江民资出路,现场指点多位新生代企业家。各种真知灼见在政商界人士的思想交锋中迸发,时局君特撷其精华,以飨读者,今日推出首篇《新常态到底是什么》。
习大大日前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这一概念,在宏观经济领域被用于形容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在今天(6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长忠撰文指出,“然而,经济发展具有规律性,并通过一定周期性方式演绎。在新阶段到来后,应对这一阶段的特征予以接受与适应。”
经济的新常态,由于打破了既有的习惯和节奏,可能让我们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是,“新常态”并不完全是发展放缓、福利受损。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大转折时代,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既主动调整、又不可避免地受客观影响的国家来说,也可以是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机。无独有偶,在浙江时局“经济四人谈”的首场思享会上,各位浙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也都对新常态下的浙江经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新常态”五大关键】包纯田(省金融办副主任):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数字化的“新常态”,比如GDP从12%掉8%、7%,或者6.5%。不过,数字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再继续以数字作为第一衡量标准的话,将是非常可怜和悲哀的。
因为在不同阶段,我们对数字的解读应该是不一样的:在起步追赶的时候,12%不算很高,因为基数小;但到了GDP全球排名第二的时候,若还要到12%,这该是什么样的天文数字?该如何理解“新常态”?有五个关键点:
①供求关系实质性的反转。目前钢铁、化纤等这些产品表面上说是供不应求,但从供需关系来讲实际上发展空间已经下降。这是一个新常态,决定了你对投资的看法和对投资分寸的把握。
②新常态表现在哪里?今后的新常态是指衡量你所干的事情的价值含量。看它对社会、对人的福利水平是不是真的有提升,对国家财富创造有没有帮助,对中国GDP成长有没有助力,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有没有推动。
③怎样把存量用好,提升产出能力,这是从国家层面上“新常态”非常重要的表现。大家对投资的理解开始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方法就是继续市场化,加大改革力度,把现有的财富真正用到最能干的人手上,用到目前产出比相对最高的领域去。全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是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④浙江民企中的很多家族企业开始面临管理困局。不少企业的资产规模、投资思路已经超越了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管理团队的能力。资料显示,美国的家族企业通过国际化,通过产业多元化布局来解决家族管理中的问题。在中国,今后立足在家族产业上两条腿走路的过程中,谁走得好,走得快,才是新常态,才有竞争力。
⑤新常态还表现在观念上。对浙江省来讲,最拔尖的一批民营企业,应该把理性的观念放到更重的位置上去,这也是今日的新常态。如果没有这种境界的提炼,做企业的确是有风险的。并不是说企业会做死,只不过要发展,最后比来比去,还是比在理念上。高薪酬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方法,先进的、能够获得认同的理念才是。企业家看问题的标准,分享和合作的理念,在今后的新常态中都会变成企业管理的核心。
【№2、常态下企业当扎实】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我所碰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很多,他们对现在中国的经济看得都比较暗淡。可越是暗淡的时候,也越是隐藏着一些机会。房地产行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很多人把它看得很不正常,但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发展到这个阶段,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企业?这里便需要我们用建设性的心态去看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浙商,都比较务实,对事物有比较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是在新阶段上的问题,而不是像过去以前很低水平上的问题,其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的新常态,确实需要我们理性看待。我们要更加彻底地相信市场的解决能力,相信市场经济的力量。政府的工作其实也是一样的,怎么样让市场经济在浙江省发展,这里面有企业家的努力,也有政府的努力。
【№3、要舍得,要转型】刘亭(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我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说,杭州能不能果断终结“工业兴市”的口号,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到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金融会展这些方面?一个城市的发展,基础在经济;经济基础又在产业。最后城市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来发展,需要和城市的性质相吻合。
当年港商、台商也是本土玩不下去了,正好遇到大陆沿海开放,吸引外资,又是地价优惠,劳动力又便宜,所以这么转一转就活起来了,变成投资商了。实际上,很多浙商并不亚于当年的港商、台商,底气也很足,必要的时候也要“走出去”。安定不动,我认为是死路一条。这时候就需要改革、另辟蹊径。要么走出去,要么好好转型。如果我们的浙商又不“走出去”,又不搞高端产业,那就是“死蛤蟆”一只了。
要转型的话,毫无疑问要选科技含量高的,有市场头口水收益的,服务业总比制造业的盈利空间要大,就是往这方面去走。熊掌与鱼不可兼得,要学会“喝舍得酒”。有舍才有得,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
编辑| 樊琳琳 投稿邮箱| zjshiju@126.com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